在美国心脏学院和美国心脏协会联合推出的2009年版《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里,推荐了四种心衰的基本治疗药物,它们分别是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强心药,这四种药物每天都被全世界无数心衰患者服用。
为什么西医治疗心衰主要使用这四种药物呢?这要从人们对心衰发病机制认识的进展说起。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心衰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心肾学说、血流动力学学说、神经激素学说到现代的心室重构学说四个阶段。每一种新学说的提出,都为心衰的药物治疗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促使着人们不断寻求疗效更好、更全面的心衰治疗药物。
心肾学说——强心和利尿
心肾学说形成于上世纪40-60年代,可以说是人们对心力衰竭发病机理的最早的认识。由于观察到心衰患者的两大典型症状:乏力和水肿,医生们认为这一方面表明心脏收缩功能减弱,博出量降低,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另一方面表明肾脏的排尿功能也受到了影响,这就需要同时进行强心和利尿治疗。心肾学说的建立,使以洋地黄为代表的强心药和以双氢克脲噻为主的利尿剂,广泛运用于心衰的临床治疗。
血流动力学说——扩张血管
时光流至60-8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运用强心药和利尿剂治疗心衰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尽管水肿消失了,但呼吸困难和四肢乏力等症状没有得到太多改善。于是医生们开始研究血液流动对心衰的影响,认为心衰是心脏收缩功能减弱和外周血管过度收缩的共同后果,并以此确立了心衰的血流动力学说。在血流动力学说的指导下,扩血管药物被正式列入心衰患者的用药处方中。
神经激素学说——调节神经激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80-90年代的医学界认识到了心衰患者体内神经激素的异常变化,神经激素学说由此异军突起。这一学说认为,心衰是神经激素功能紊乱的后果,传统治疗药物只能改善乏力、水肿等症状,却无法扭转紊乱的神经激素,无益于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风险。在该学说的指导下,可调节神经激素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广泛用于临床。
心室重构学说——抑制心室重构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技术的运用,医学界对心衰的认识深入到前所未有的领域,证实了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构,即心肌重量、心室容量的增加和心室形状的改变,抑制心室重构对发展和改善心脏功能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心室重构学说的确立,证实了具抑制心室重构作用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衰患者及心衰高风险人群的益处。
在心室重构学说的指导下,医学界对心衰治疗达成共识,一方面需要强心、利尿、扩血管,另一方面应该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改善心肌重构,只有进行全方位的协同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慢性心衰的发病进程。最新一项循证研究结果表明,芪苈强心胶囊等中成药既能增强心脏舒缩功能,消除水肿,扩张血管,又能有效地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抑制心室重构,在逆转心衰进程、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均有良好治疗效果,用于慢性心衰的联合治疗后,可以逐渐减少或停用其它的西药,极大降低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费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将其评价为“开启了心力衰竭治疗协同作用的希望之门”。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