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中风病防治重点研究室主任孙景波
近日,最高气温超过35℃,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高挂。各大医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有所增加,既有突然血压升高导致脑出血,又有一夜醒来半身不遂的脑梗塞。专家称,夏季引起中风的原因比冬季更为复杂,其中有四大行为尤其危险。
身处闷热高温状态 危险行为之一
夏天到了,不少心脑血管病患者有这样一个误区:以为夏季气温高,血压会下降,病情也会相对稳定一些。其实不然,盛夏也是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有资料显示,进入6月份后,中风住院率明显增加,在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所以高温对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危害很大。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中风病防治重点研究室主任孙景波说,这是因为气温较高时,人体为散热,血液多集中在体表,因此大脑血液相对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再加上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于是就容易诱发缺血性脑中风。
贴心提醒:
(1)如果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时,应减少户外活动。尤其不要在烈日下做运动锻炼。一般来说,保持早晨散步半小时,晚上活动半小时,中午午睡半小时的动静结合,对脑血管的健康十分有益。
(2)当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大时,室内不通风时,就会变成一个“焗炉”,这种高温环境非常容易引起中风。因此,室内一定要保持通风,一来可以降温,又可以保证降低湿度。
贪凉猛吹空调风扇 危险行为之二
合理使用空调对预防中风至关重要。老年人在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一定要小于7℃,而且应尽量避免频繁出入空调房。
孙景波说,空调的使用,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来说,就是个很难把握的外来因素。因为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反复收缩舒张,以致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导致脑梗塞。
有的高血压患者把空调调到低温睡觉,一晚醒来,就出现了手无力、语言不清、嘴歪了,这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低温导致脑梗塞。另外,一些年轻人喜欢对着风扇吹,这也很有可能会引起以后的“头风”发作,即血管调节失调,收缩舒张不正常导致头痛、头晕等。
贴心提醒:
(1)降温未必只有开空调、风扇,还可以开窗通风换气,也可以向地面洒水,设遮阳窗帘等方式降温。采用空调降温时,中老年人居室内与外界温差不能过大,相差不超过8-10℃,以免外出不适。
(2)特别注意避免刚从炎热的户外回来后,就对着空调机的冷风长时间直吹,这样最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而诱发脑血管病。
随意少吃药,甚至不吃药 危险行为之三
不少人认为“天热了,血压正常了,不用服降压药了”,或者“夏天胃口不开,吃得少,可以停用降脂药”。患者随意减药或停药,甚至怕热懒得去医院随诊,放松了警惕,直到病情加重或出现了并发症才引起重视。
孙景波说,在夏季由于温度升高,全身外周血管扩张,血压较平时降低,因此服药的剂量一般要有所减少,但自己随意停药或减量,有可能会使血压波动较大,更加不利于平稳降压,因此,依时找医生随诊,根据血压的情况,合理调整药物。
另外,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控制血糖的药物也要相应调整。
贴心提醒:
(1)降压药最好服用的是长效的,这些药物除了降压之外同时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同样,降脂药物也有保护血管的作用,因此,夏季不能随便停用抗高血压药物或者降脂药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
口渴了才想起来要喝水 危险行为之四
口渴的时候已经提示身体里出现了缺水,这种状况对于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十分危险。
夏天出汗多,体内缺水的话,血液粘稠度高,很容易引起脑梗死。因此孙主任认为,夏季特别要注意补水,就是不口渴也要补充水分。一般来说,只要每天有1500毫升左右尿量,就表示体内水分充足。如果尿又少又黄,则表示需补充水分。
贴心提醒:
(1)饮水以少量多次为佳,饮水量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
(2)清晨醒来时,是全天血液最浓缩的时候,此时来一杯温水淡茶,降低血液粘稠度,十分有利血液循环。
(3)不能因怕夜尿增多影响睡眠而不及时饮水。如有条件可以常喝如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荷叶茶等,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切记不喝含咖啡因的饮料。
(责任编辑:韩晶)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