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既可引起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心悸、胸闷等表现,又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如左心衰、呼吸困难、四肢活动障碍等,甚至导致心脑血管及四肢血管疾病的急性事件,例如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肾功能衰竭,以及间歇跛行甚至坏疽等致残、致死性疾病。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如何尽可能减少心、脑、肾及四肢动脉等病变,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高血压患者首要的任务就是长期维持降压达标,因此,建议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应严格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和肾病患者的血压应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人收缩压应降至150毫米汞柱以下。新近的研究表明,患者除了要控制血压、降血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延缓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动脉僵硬度是罪魁祸首
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是血管壁而不是血管腔的病变才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源地”,而动脉僵硬度就是罪魁祸首。因此,早期发现和并防止动脉僵硬度增加,才是延缓和控制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根本方法。研究表明,降压药对改善大动脉僵硬化有较好的效果。
降压药物中,对大动脉僵硬度有改善的药物依次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商品名:科素亚)、缬沙坦(商品名:代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商品名:依苏)、西拉普利(商品名:抑平舒)>钙拮抗剂如络活喜(商品名: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商品名:伲福达)>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商品名:倍他乐克)。另外,限制体内钠盐摄入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血脂异常是“催化剂”
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就好比动脉粥样硬化的“催化剂”, 其与高血压合并是冠心病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那么,哪些人最需要进行血脂检查呢?首先是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其次是已患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者;最后是有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家族性血脂异常者,以及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
调脂类药物中,他汀类调脂药如阿伐他汀、普伐他汀、舒降之(通用名:辛伐他汀)等药物,以降低总胆固醇为主,常能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达标;贝特类药物如力平之(通用名:非诺贝特)、益平(通用名:阿昔莫司)等,以降低甘油三酯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吉非贝齐与他汀类药物合用有可能发生肌肉病变,最好使用非诺贝特与他汀搭配使用较为安全;烟酸与贝特类相同,与他汀合用比较安全,且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特别有效,但大剂量会升高血糖,因此,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损害(IGT)或糖尿病(DM)患者要注意小剂量服用。
糖尿病,高血压的帮凶
高血压与糖尿病可谓狼狈为奸,常常一起对患者发难。我国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占28%~40%。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会加速心血管病、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危害高血压患者的健康。
良好的血压控制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也要大于一般人。当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即使是轻度高血压,也要应用药物治疗。选用的降压药物理想的要求是:有降压作用,又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代谢无不良作用,对脂代谢有益或无害,能抑制肾病进展,减少心血管病死亡率等,且主张24小时平稳降压。
糖尿病高血压可选药物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商品名:开博通),依那普利(商品名:依苏),贝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等。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商品名:科素亚)等。
◇钙拮抗剂,如尼群地平、氨氯地平(商品名:络活喜)、硝苯地平缓释片(商品名:伲福达)。
◇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等。
作为一名高血压患者,在降压的同时,还应该弄清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什么原因和疾病引起高血压,如高盐饮食、肥胖、吸烟等,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血压得到理想控制;二是对自己心脑肾结构和功能怎样要了解,及时发现损害并及时配合医生治疗,控制其发展,在降压的同时,注意控制好血脂、血糖及大动脉僵硬度,注意中心动脉压与外周动脉压的情况,才能够真正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
(实习编辑:李杏)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