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2秒,我国就有一个人发生中风(即“卒中”);每21秒,就有人死于中风。
中风既是国人首要的致死因素,又是最常见的致残原因。瘫痪、大小便失禁、失语等,都是中风常见的遗留症状。
不仅致死、致残率高,中风在我国的再发率也是相当高的。据统计,约有41%的病人是“二进宫”(即再次中风)。
和欧美等发达国家20%的再发率相比,这意味着我国的中风二级预防工作(得了一次中风,预防再次发作)做得并不好。 其实,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前者也叫脑梗死,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对而言,缺血性中风比出血性中风要常见。
再发风险多高,有表可循 约有l/3的病人在中风前.会有短暂脑缺血发作(TIA,俗称“小卒中”),表现为说话不清和无力等轻微症状,而且这些症状通常会在24小时内完全消除。
发生小卒中后,如果不立即进行有力的干预和处理,病人7天内发生大卒中的风险会非常高。 中风病人,1年内再次中风的约有15%,5年内再次中风的约有30%。
可见.如何预防病人再发中风.是中风防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20 l O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
近一半病人,须强化抗血小板 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治疗、控制糖尿病、戒烟,是预防缺血性中风再发的五大支柱。其中,抗血小板治疗还要按照危险分层来选掸药物。
指南告诉我们,低危病人需要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做抗血小板治疗;对于高危、极高危病人,标准抗血小板方案(即阿司匹林)已经不能满足其病情发展的需要,此时病人应使用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维)进行强化的抗血小板治疗。
一项在我137家医院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约有46%的病人是总分商于3分的高危者。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病人需要更强的二级预防,而不是标准预防,他们需要把血压控制得更低,抗血小板工作要做得更好,不然再发中风的风险会更高。
需要强调的是,中风的二级预防,并不是在病人中风治疗出院后再进行,而是在病人入院治疗中风的同时就开始展开,越早越好。
(实习编辑:张丽娟)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