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亚洲的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了该地区肥胖症患病率的上升,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年轻成年人肥胖率飙升。肥胖是已知的心血管疾病(CVD)和心力衰竭(HF)的危险因素。而肥胖者,虽然通常用BMI定义(WHO≥30),但也是高度异质性的。
在代谢不健康的个体中,肥胖与多种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睡眠呼吸暂停)并存,严重影响心脏及全身各脏器健康,包括心脏重塑、心肌功能障碍、射血分数保留的HF(HFpEF)和冠状动脉疾病。
另一方面,营养不良是指任何导致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的营养失衡。WHO强调 "营养不良的双重负担"--以营养不足和肥胖者或患有与饮食有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并存为特征--是一个真正的和日益增长的全球健康挑战。血清白蛋白(SA)和预后营养指数(PNI)是营养状况的代用指标,并被证明对多种CVDs尤其是HF的结果具有预后作用。
目前,尚缺乏人群中肥胖和营养不良对心脏结果综合影响的研究。为了研究肥胖和营养状况与一般社区的临床特征、超声心动图变化和临床结果的关系,来自台湾台北马偕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专家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的PLOS Medicine杂志上。
研究人员研究了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一个心血管健康筛查项目中连续招募的5300名无症状亚裔参与者(平均年龄49.6±11.4岁,64.8%为男性)。对参与者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了描述,按肥胖和营养状况的综合亚组进行分层。肥胖症以WHO推荐的亚洲BMI分界线为指标(低≤25 kg/m2;高>25 kg/m2)。营养状况主要由SA定义(低<45克/升[营养不良];高≥45克/升[营养良好]),其次由PNI和全球营养不良领导倡议(GLIM)标准定义。
最终该队列包括2096名(39.0%)瘦-营养良好(低BMI,高SA),1369名(25.8%)肥胖-营养良好(高BMI,高SA),1154名(21.8%)瘦-营养不良(低BMI,低SA),以及681名(12.8%)肥胖-营养不良(高BMI,低SA)的参与者。与所有其他亚组相比,肥胖-营养不良的参与者平均年龄较大(54.5±11.4岁),更多的是女性(41%),平均腰围较高(91.7±8.8cm),身体脂肪比例最高(32%),高血压(32%)、糖尿病(12%)和CVD(11%)的发生率最高。
营养不良组(相对于营养良好组)的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大幅增加,提示心脏功能更差,但与肥胖和消瘦体型无关。与瘦-营养良好(低BMI,高SA)组以及所有其他亚组相比,肥胖-营养不良(高BMI,低SA)组左心室重塑更明显(左心室质量指数,44.2±1.52 vs 33.8±8.28gm/m2;相对壁厚0.39±0.05 vs 0.38±0.06)、舒张功能更差(TDI-e′7.97±2.16 vs 9.87±2.47cm/s;E/e′9.19±3.01 vs 7.36±2.31;左心房容积指数19.5±7.66 vs 14.9±5.49mL/m2)。
在中位数3.6年的随访中,以瘦-营养良好组为参考,肥胖-营养不良组的整体患病风险最高(HR=2.49,95%CI 1.43-4. 34),其次是瘦-营养不良组(HR =1.78,95% CI 1.04-3.04)和肥胖-营养良好组(HR= 1.41,95% CI 0.77-2.58)。如果以其他人体测量指数(腰围和体脂)和其他营养状况的衡量标准(PNI和GLIM标准)为指标,结果也类似。
综上,营养状况不佳的肥胖者具有最高的心脏合并症负担,心脏重塑最明显,同时综合结果最不利。想要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请努力做一个营养良好的瘦子!
参考文献:
Associations of obesity and malnutrition with cardiac remodeling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Asian adults: A cohort study.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med.1003661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