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即乙型肝炎,超标通常是指病毒超标,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且可以感染人体的多种器官。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包括慢性乙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两种,二者的病原体、感染途径、临床表现均不同。
1、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可以通过病毒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乙型肝炎病毒在人体内可以大量复制,可以导致肝脏出现炎症性病变,严重损伤肝功能,部分患者还可以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
2、感染途径: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途径感染,如果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血液接触,则可能会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此外,常见的还有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如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性接触时,如果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可能会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也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如果母亲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怀孕前没有进行规范治疗,可能会导致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胎盘感染给胎儿,而出生后也可能会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3、临床表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通常会出现乏力、厌食、尿色加深、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腹腔、胸腔以及肺内感染等;
4、治疗: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拉米夫定片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则需要进行保肝治疗,如遵医嘱应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片等。
建议没有任何病变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