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肝出现症状后6个月,如果伴随恶心、乏力、腹胀、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应尽快就医以评估病情。
1.恶心
恶心可能是由急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了胃肠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所致。恶心感可能源于上腹部,有时伴随呕吐。
2.乏力
乏力通常是由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特征表现,由于免疫系统被激活对抗病毒感染,从而导致身体疲劳。这种疲乏感可能来自全身各处,但往往集中在下肢。
3.腹胀
腹胀是由于炎症反应引起的胃肠道气体积聚过多,以及肝脏肿大压迫周围脏器所致。患者会感到腹部膨胀不适,可能伴有食欲减退。
4.肝区疼痛
肝区疼痛主要是因为肝脏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肝包膜神经敏感性增加而引发的。疼痛一般位于右上腹,可放射至肩背部。
5.黄疸
黄疸是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当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升高时,就会使皮肤、巩膜等组织出现黄染的现象。黄疸通常首先表现为眼睛和皮肤发黄,尿液颜色加深。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肝功能测试、乙肝病毒DNA检测以及超声波检查。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酯,以控制病毒复制。患者应避免饮酒,保持均衡饮食,定期监测病情变化,确保充足的休息,以支持肝脏健康。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