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乙肝指南中,明确规定了乙肝病毒的感染状态是乙肝病毒感染,主要包括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以及无症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1、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如果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且在发病早期,通常会出现乏力、头晕、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肝区不适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尿色加深、皮肤发黄、腹痛、腹胀、便血等症状。此时乙肝病毒的检测结果为阳性,通常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一般在感染后的1-3个月内,乙肝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逐渐使肝脏受损;
2、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如果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一直没有采取任何治疗措施,乙肝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大、变硬、脾大,以及腹水等症状,而且在感染后6个月,乙肝病毒会在体内持续存在,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会逐渐损伤肝脏;
3、无症状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如果患者感染了乙肝病毒,但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肝组织学检查也是正常的,乙肝病毒检测结果也是阳性,通常提示患者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但是乙肝病毒会在体内长期存在,会随着患者的年龄以及免疫力而逐渐变活;
4、乙肝病毒感染:如果患者感染乙肝病毒,但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是阳性,通常提示患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无需进行特殊治疗,但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肝功能、乙肝病毒DNA检测,以及甲胎蛋白,以明确肝功能是否异常。
如果出现乙肝病毒感染,建议及时去医院感染科就诊,由医生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明确具体的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病情加重而影响身体健康。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