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乙肝病毒是乙肝,乙肝即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血液、性接触及创伤等方式传播,乙肝的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恢复期,其中急性期和恢复期是乙肝病毒感染后最早出现的症状。
一、急性期:
1、急性黄疸型肝炎:多起病急,首发症状常是乏力、厌食、尿色加深、肝区疼痛。起病初期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肝大、肝区触痛等症状,还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随后出现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症状;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症状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但病情较轻,可能出现轻度乏力、食欲缺乏、腹胀、皮肤瘙痒等症状,通常不会出现肝面部皮疹。
二、无症状期:
无症状期一般持续6个月以上,时间长者可达3-5年。此期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肝活检提示肝细胞变性坏死,但无明显炎症活动,超声检查也无肝纤维化表现。
三、恢复期:
1、急性期:出现乏力、食欲下降、腹胀、皮肤瘙痒、肝区疼痛、肝大等症状逐渐缓解,黄疸消退,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2、非急性期:多无明显症状,但部分人群可出现乏力、头晕、肝区不适、食欲欠佳等症状,但巩膜可能出现黄染等征象。
乙肝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议清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蛋类等,尽量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不要饮酒,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疾病恢复。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