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量1003IU/mL,属于明显偏高的状态,需要考虑是否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者是否为乙肝病毒变异株。但是乙肝病毒量只代表病毒含量,并不能确定是否需要治疗,建议进一步检查肝功能、肝脏影像学检查,以及HBV-DNA检查,必要时进行肝穿刺活检,明确肝脏组织是否有肝炎病变。
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感染人体后会引起乙型肝炎,以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在急性期时,乙型肝炎病毒的量会比较高,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会在体内长期存在,而且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会比较活跃,从而导致乙型肝炎发病。如果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则乙型肝炎病毒会在体内长期存在,而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会一直持续存在,因此,乙型肝炎病毒量1003IU/mL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选择恩替卡韦胶囊、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
2、乙肝病毒变异株:临床上发现的乙肝病毒变异株类型,主要包括阿德福韦酯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由于乙肝病毒的变异株病毒基因组相对复杂,对于药物的敏感性相对较差,因此,即使是经过抗病毒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的量也可能会比较高。如果是此种情况,乙型肝炎病毒量1003IU/mL不需要治疗,可遵医嘱继续使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恩替卡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3、其他原因:如果怀疑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乙型肝炎病毒量偏高,可以同时检查丙肝抗体,如果丙肝抗体阳性,也提示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需要进行其他检查明确,以免延误治疗。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