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可能是通过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方式感染。因此,建议在生活中要注意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如果怀疑有感染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
1、接触传播: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以及血液传播,如果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性生活,或者是共用生活用品,如毛巾、指甲刀、刮胡刀、剃须刀等,都有可能会导致乙肝病毒进入到体内,从而感染乙肝病毒;
2、血液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可以通过血液的方式进行传播,比如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共用注射针剂,或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都有可能会导致乙肝病毒进入到体内,从而感染乙肝病毒;
3、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怀孕期间若感染乙肝病毒,可能会通过胎盘传染给婴儿,而在分娩的时候,由于婴儿的皮肤以及黏膜存在着较多的乙肝病毒,因此也有可能会出现母婴传播;
4、其他传播途径: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可通过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染给他人,比如在给乙肝病毒携带者做血液透析的时候,如果使用了被乙肝病毒携带者污染的注射器,或者是在不规范的医疗操作下,都有可能会导致乙肝病毒进入到体内,从而感染乙肝病毒。
因此,在生活中要注意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在未出生之前,最好是注射乙肝疫苗,以免感染乙肝病毒。同时要避免和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密切接触,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也要注意自身的防护工作。如果怀疑有感染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感染科进行乙肝五项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