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正确的打乙肝疫苗,对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具有重要作用。接种时需要避开有肝炎患者、月经期、发热期,以及存在其他疫苗禁忌症等情况。打完乙肝疫苗后,局部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属于正常情况,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
1、避开有肝炎患者:如果在接种前,患有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等,建议在接种前向医务人员说明情况,以免对机体健康造成影响;
2、月经期:建议在月经结束后再打乙肝疫苗,因为月经期机体抵抗力较差,而打完乙肝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腹痛、头痛等不良反应,因此不建议在月经期间打乙肝疫苗;
3、发热期:如果正处于发热期,也不建议打乙肝疫苗,以免加重不良反应,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可以等到病情恢复后再打;
4、其他疫苗禁忌症:如果自身对疫苗内的成分过敏,或者属于过敏体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等疾病患者,以及正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的患者,均不建议打乙肝疫苗,以免引起不适症状;
5、其他:如果处于备孕期、妊娠期,或者是哺乳期,建议在打完乙肝疫苗后3个月再开始备孕,以免影响胎儿或婴儿的身体健康。
在打完乙肝疫苗后,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饮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大蒜、芥末等,还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