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DNA尚有许多不成熟的东西,并不适合广泛用于临床
乙肝病人往往都有这样的经历:起先由于经验不足,认识不够,治疗走了不少弯路,轻信广告和“偏方”、“验方”,就诊于某些个体医院或诊所,花费成千上万,但是最终颗粒无收。后来又转投其他医院,但是大量的检查项目和昂贵的治疗费用,使患者难以承受。有的患者使用正规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一个疗程下来,花费医疗费用两万多元,但是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乙肝患者长年累月的诊疗,足可以使其因病致贫、倾家荡产;乙肝诊治面临着诊断项目不断翻新、治疗药物层出不穷、患者诊疗费用不断攀升的状况。10多年前,患者充其量作一些乙肝“两对半”检查和B超检查,治疗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花费也比较少,可如今的检查项目和使用药物名目繁多,但疗效几乎没变,传染病从业人员不得不反思一下乙肝诊疗过程中存在的“过度诊疗”现象。
近几年来,在乙肝诊治“市场”上存在一种错误的做法和说法,就是鼓动患者频繁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各地兴起和大肆炒作乙肝病毒DNA检测,称通过定量检查可以了解到传染性大小和治疗效果。目前,频繁使用PCR方法检测乙肝病毒DNA已经成为“时尚”,许多地方和医院争相开展。乙肝病毒DNA检测被描述为可以判断传染性强弱以及治疗效果好坏的“金指标”。一次乙肝病毒DNA检测需要花费人民币200元左右,有的患者一年要化验乙肝病毒数十次,反复观察乙肝病毒DNA数值的变化,想努力从中发现些什么……
解放军302医院感染七科医学博士刘士敬说,迄今为止,乙肝病毒DNA尚有许多不成熟的东西,并不适合广泛用于临床。乙肝病人不分青红皂白地都来检查,其实是一种浪费。
乙肝诊疗“过度”现象比较普遍
所谓“过度诊疗”,就是过度运用超出疾病诊疗根本需求的诊疗手段,不需要做的检查硬性检查,不需要用的药物硬性使用,可用可不用的诊治项目一律进行,这些都属于“过度诊疗”。
据刘博士介绍,我国每年用于乙肝诊疗的费用超过500亿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其中20%左右属于“过度诊疗”,这些“过度诊疗”使患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使疾病治疗变得复杂,病情有可能更加严重。有资料显示,住院病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20%,而过度用药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主因之一。据估算,一个乙肝患者住进三级甲等医院,人均住院经费一般都要超过1万元,日均500元左右。一个门诊乙肝患者一次诊疗费用平均650元。乙肝患者病情久治不愈,长年累月诊疗不断,在这些花费中,不乏“过度诊疗”的成分。
乙肝“过度诊疗”的表现
一、检查项目越来越多,检查项目越来越细。乙肝病毒指标多达20多种(包括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和基因变异等),肝纤维化指标5项以上,肝功系列10余项,反映免疫功能指标10余项,蛋白电泳,血常规,B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住院病人入院时还需要常规检查艾滋病、性病等指标,以防某些疾病发生了院外感染。如果要把这些项目都做一遍的话需要几千元。其实,不是每一个患者都需要将这些指标作一遍的,也不是患者每次复诊都要重新检查一遍,而是应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必须进行的检查。遗憾的是,现实临床实践中,确有不少患者长年累月接受着一些额外的、不必经常化验检查的负担。一般来说,如果患者没有进行特殊的抗病毒治疗,就没有必要频繁检查乙肝病毒指标和病毒变异指标。
二、一些不太成熟的诊疗项目用于临床,一些较为成熟、有效的诊疗方法却被忽略。乙肝疫苗用于治疗乙肝是公认的,但是不少地方都在动员患者尝试乙肝疫苗联合其他药物如潘生丁等,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病人,这些尝试实际临床价值并不大。
三、盲目追逐高、精、尖。乙肝患者病情稳定,没有特殊不适,却被动员进行CT和核磁共振检查者,也不乏有之。有时CT检查成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常规检查项目,实际阳性检出率很低,病人支付费用却很高。
四、大量医药广告和医药促销手段,使得患者承受过多的药物重叠和频繁换药带来的“过度诊疗”。医药的各种促销活动,使得一些医生选择用药失去了公正的立场,一些可用可不用的项目和药物,可能就会加在患者身上;而患者也往往禁不住药物广告的宣传诱惑,购买一些疗效不佳的药物反复使用。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