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乙肝 > 乙肝检查诊断

“两对半”阴性的乙肝,你想到了吗?

2018-10-12 01:23:14医脉通

  在工作中,证明一个人是否感染乙肝,最主要的依据是“乙肝两对半”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是否阳性,如呈阳性则需进一步检查病毒复制水平,如结果为阴性,基本排除乙肝。无论医生还是病人都是这么认为,但总有些例外,您想到了吗?

  病例分享

  女,53岁,因“体格检查B超提示肝硬化”入院。

  病例特点:(1)中老年女性,体格检查B超提示肝硬化,既往无肝炎病史及家族史,无血吸虫接触史,无血制品应用史,近期否认不洁饮食史。(2)肝功能:TBiL 15.2μmol/L,ALT 37U/L,AST 35U/L,GGT 89 U/L。(2018-09-11本院)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甲丙丁戊)及ENA等均阴性;乙肝五项全阴性。

   Masson染色 由于肝穿标本的局限,虽然看不到整个肝小叶被纤维化包裹,但还是支持肝硬化的诊断。

  很奇怪!血清HBsAg阴性却出现了HBs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虽然仅局部阳性,但肝细胞浆出现HBsAg。我们随即对病人的血清进行HBV DNA(COBAS)检测,结果发现HBV DNA7.52×10^2IU/ml,在血清及肝组织均发现乙肝感染证据,尽管“两对半”均阴性,最后这个病人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

  那“两对半”阴性,怎么会是乙肝呢?这样的病人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乙肝病毒感染的自然史

  任何生物都有其出生、发展及其走向灭亡的过程,乙肝病毒也是如此。乙肝病毒进入人体的感染过程以及引起疾病的过程,称之为自然史。乙肝病毒感染的自然史是个动态过程,根据2017欧洲肝脏病学会(EASL)制定的慢性乙肝临床实践指南(the European Associated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HBV感染自然史分为5期,依次为:

  1期: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期,也有“免疫耐受期”的称呼;特征是:血清HBeAg阳性,HBV DNA非常高,肝功能一般是持续正常的,这期常被认为是“乙肝携带者”。因为肝组织学损伤很轻微,也没有纤维化,但这期乙肝病毒已经和肝细胞发生整合,已经触动了肝细胞癌形成机制,这些HBV感染者大多常见于幼年感染,表面抗体自发转阴概率非常低,这些患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因为存在较高的HBV DNA水平)。

  2期:HBeAg阳性慢性肝炎期,到这期预示乙肝进入损伤阶段,过了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触发了机体免疫,机体在不断清除乙肝病毒的过程中也造成了肝细胞的炎症、修复与纤维化。该期HBeAg仍然阳性,高水平HBV DNA,以及ALT升高。此期可发生于第一期的几年之后,若为成人期感染,则此期更常见,和/或更快出现此期。此期结局变化性较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HBV DNA抑制,并且进入HBeAg阴性感染期。其他不能控制HBV的患者,进展至HBeAg阴性慢乙肝。

  3期: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期,既往称之为“非活动携带者”期,特征是:血清出现抗-HBe,HBV DNA不可测或者较低,ALT正常。这个阶段的乙肝往往肝组织损伤轻微,纤维化程度较低。这期的乙肝病人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风险明显降低,但仍有可能发展成e抗原阴性,甚至e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

  4期:HBeAg阴性慢性肝炎期,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乙肝,特征是:血清中缺乏HBeAg,通常可检出抗-HBe,血清HBV DNA水平持续或者顿挫性中~高水平(通常低于HBeAg阳性患者),同时ALT顿挫或者持续升高。肝活检表明:坏死性炎症及纤维化。多数患者出现HBV突变,主要是C区和/或核心启动子区域突变,这妨碍或消除了HBeAg表达。此期与较低的自发疾病缓解率相关。

  5期:HBsAg阴性期,特征是:血清中HBsAg阴性,伴或者不伴抗-HBs和抗-HBc阳性。此期称之为“隐匿性HBV感染”。

  隐匿性HBV感染

  临床中极少数病例检测不出HBsAg,可能与所采用检测试剂的敏感性相关。此期ALT正常,通常情况下,HBV DNA不可测。但并非一直如此,我们这例患者HBV DNA低水平复制,通常情况下,可在肝脏内检出HBV DNA(cccDNA)。肝硬化出现之前,发生HBsAg丢失,则与肝硬化、失代偿及HCC低风险相关,并且可以提高生存率。但是,如果HBsAg丢失之前,已经发生肝硬化,则仍存在发生HCC的风险,因此,需要持续监测HCC。这些患者中,应用免疫抑制将导致HBV再激活。

  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HBV DNA复制水平是HBV感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指标,与慢性HBV感染的疾病进展、长期结局相关。通过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表明,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消除慢性HBV所致的坏死性炎症, 减轻进展期纤维化,降低HCC的风险。

  该例患者已经发生肝硬化,属于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核苷类似物治疗的目标是:获得临床再代偿,并避免肝移植。强烈证据显示,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变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自然史,改善肝脏功能,并提高生存率。因此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完全病毒学抑制。恩替卡韦(ETV)或替诺福韦(TDF)是首选的抗病毒药物,研究显示,这两种药物可有效、安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