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刚刚揭晓的“全国乙肝患者现状调查”结果中,关于用药决定性的问题,有四成以上的乙肝患者表示,他们的治疗方案及使用药物完全由医生决定;有六成以上患者会更换医生就诊,其中45%的患者先后在几家医院看病,15%的患者会固定医院但不固定医生看病。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指出,乙肝的治疗是个较长期的过程,除了患者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外,建立沟通充分的医患关系也十分重要。
据了解,目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最多的手段,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将病毒载量降到检测限以下,降低患者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但是,抗病毒治疗一般需要两年时间,甚至是更长时间,患者治疗“没长性”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乙肝患者有病乱投医的现象在我国还较为普遍,在某种程度上也显示患者对医生的信赖感缺乏。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翁心华教授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医患互信。
首先,医患双方都要高度重视初始治疗策略的选择。在初始治疗采取“预防耐药”的治疗策略,选择降病毒能力强、耐药发生率低的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等,避免造成额外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乙肝总体治疗的满意度。
其次,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最后,医生在病情解析上要做到细心和耐心,这是引导患者接受正规治疗的需要。在“全国乙肝患者现状调查”中,半数以上的患者希望医生“提供更经济有效的治疗”;43.5%的患者希望医生“和病人协商治疗方案,使病人充分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除“从医时间长,经验丰富”之外,64.2%的患者认为值得信赖的医生应该具备“细心和耐心”。
(实习编辑:李杏)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