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产业链”遍及全省 监管仍存空白
名校硕士毕业,身高1.8米,看周围的同学陆陆续续拿到各种offer,李天强(化名)却两手空空,这让他不免有些焦虑。好几年连续拿奖学金,还担任班里的生活委员,成绩也没话说,但唯独在就业这件事上处处碰壁。周围的同学对这样的结果也颇为疑惑,其实他们不知道,所有的疑问都指向一个答案——李天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早在2010年2月,人保部、教育部、卫生部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这让李天强觉得“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个大问题。但事实一次次打击了他,“听说社会上有人代替体检,我真想也找人代替一下。”
作弊公司业务遍及全省
记者在网上搜索“济南乙肝作弊”字样,若干“体检公司”的网页蹦了出来。登录一家名为“山东体检无忧集团”的网页,可以看到网页上的宣传语非常诱人,“身患乙肝怎么办?有同事在,能不被他们发现吗?这些您都不用担心,有事情找山东体检无忧集团,我们能帮你全部搞定。我们的体检无忧团队会很顺利帮您完成各式各样的体检。在体检方面我们体检无忧团队有丰富的经验,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承诺的,就一定能做到。不管是什么样的体检,只要是找我们代检的朋友,我们都能随时提供给您最满意的代检方案。”
该网站还宣称:“本集团熟悉山东各地的体检医院流程,如:青岛、济南、烟台、菏泽、潍坊、威海、泰安、日照、济宁、东营及周边地区的医院、体检中心体检流程,专业为乙肝患者做体检代检!让您入职无忧!山东各地区人员随时保证1小时内到位!全国仅此一家!”
修改体检报告单收费5000元
记者拨打了该网站留下的手机号咨询,该号码的归属地位于山东青岛。电话接通后,一名男子询问了即将供职的单位和体检部门,女报暗访记者假称应聘了某建筑国企的会计,将在济南市内某大型体检中心体检,但由于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担心无法通过体检这一关。
男子称,这家体检中心的入职体检颇为严格,“你进门后,他们会用摄像头给你拍照,而且全程都有监控。最后,照片会出现在你的体检报告单上。”这是不是意味着没法找人代检了?对方称:“代检是没法做了。但你放心,我们有办法操作。体检当天,你自己正常去体检就行。至于剩下的事情我们来搞定。等你拿到合格的体检报告,再把钱打给我们。”
男子称,他们保证记者在乙肝筛查中显示阴性,但具体方法不便告知,“你好好考虑一下吧。如果觉得可以,你把信息发给我。这种操作比代检收费高,我们收5000元。”
网页列出“代检”攻略
在体检无忧集团的网页上还列出了具体“代检”攻略。一、自己单独去体检,自己拿报告,“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恭喜!这种方式相对来说能简单得多,成功的机会也就最大了!只需要合适的枪手冒名去替检就好。但是针对现在的医院,基本都要求查身份证,所以这个环节也不能马虎!最好还是找专业的问一下情况!”
二、单位组织集体去体检,需要带身份证,可能需要拍照片,人事统一拿报告。“枪手和自己衣着不要太鲜艳,以免引人注意,不要交头结耳。如果需要相互说话靠手机,手机开振动,话费充足。可以安排枪手和自己一起去体检,枪手先提前到医院办好体检手续,拿好表格等待。枪手混在检测队伍中,在厕所里或伺机交换检验表格,然后以你的名义去验血,枪手检验好,你就ok了。”
三、在自己公司医院里体检。“这是有难度的事情,首先要看这公司是否变态,如果在厂区很严格的话,先请教当地的专业枪手,看他们有没有做过这公司的体检,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人多,可以考虑和枪手一起进去,看能否换人成功,不行找个理由直接开路!”
国家叫停强制乙肝体检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乙肝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外,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事实是,禁查乙肝、禁止乙肝歧视政策贯彻执行得并不理想。12月26日,记者拨打济南市内某大型体检中心电话咨询。工作人员称,很多单位的入职体检都是在他们那里进行的,其中约60%的单位要求进行乙肝体检。“最终是否检测这一项,我们是按照客户的要求来的。我们在事先签订的合同中,会做相关说明。”女报暗访记者对其他体检机构进行调查的结果大都是如此。
“乙肝代检”处罚仍属空白
反歧视公益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发布的《2010国企乙肝歧视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180家大型国企中有110家企业明确表示入职体检时要“检测乙肝项目”,所占比例达61.1%;只有42家企业表示入职体检时“不会检测乙肝项目”,占调查总数的23.3%;其中有63家企业表示“乙肝携带者不行,完全不会考虑”或“大三阳不行,小三阳可以”,占调查总数的35%。
为何国家早已明确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被各大企事业单位录用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人在寻求各种作弊方式以期通过体检呢?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新亮认为,1000元以下罚款对很多企业来说不算什么,“相关法律滞后,企业违法违规成本过低。部分企业宁愿接受处罚,也不愿意放下歧视。”
虽然“乙肝代检”属于弄虚作假的行为,但相关法律对此的规定仍属空白。王新亮称:“国家目前不允许用人单位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这意味着乙肝代检的行为没有明确受害人,在法律上也没有明确规定,处理起来较复杂。”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