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乙肝 > 最新方法

关注肝炎防治的新动向

2010-05-24 05:50:0039健康网社区

  你相信吗?全球每12个人中就可能有1个人会与病毒性肝炎感染扯上关系。你了解吗?肝炎大国的帽子已在我们头顶重重压了许多年。顽固、狡猾、反复……这就是肝炎。今天是第三个“世界肝炎日”,让我们放眼身边,看看肝炎防治都有哪些新动向。

  早期肝硬化可以实现逆转

  近日,在乙肝治疗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4006研究公布了10年随访的结果。作为目前针对早期肝硬化患者随访时间最长的研究,这一历时10年的随访数据显示:坚持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不仅可使肝纤维化得到显著改善,甚至可使个别患者早期肝硬化得到逆转。

  早在2004年,全球多中心前瞻性4006研究就在全球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公布了3年研究的结果。这一结果使全球医生首次认识到长期抗病毒可明确延缓疾病进展。

  本次最新发布的10年随访结果显示,16例接受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患者经过10年前后两次肝穿的患者中,有12例(75%)达到了组织学改善,83.1%的患者未出现疾病进展。这从组织学改善角度再一次证明了长期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终身教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翁心华教授在评论4006研究的这一结果时重点指出:“首先,肝硬化人群相对于乙肝患者人群就很少。第二,针对肝硬化治疗的跟踪性、集中的随访可谓相当难得,而能拥有16例10年前后两次肝穿结果的随访案例更是罕见。第三,所有的肝穿结果都是集中到权威病理学专家

  独立读片的。这三点综合证实了4006研究10年随访结果的珍贵性与难得性。”

  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谢青教授则表示:这一研究结果告诉公众无论是肝硬化还是慢乙肝治疗都应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慢乙肝患者在选择初始抗病毒治疗时既要综合考量效果、用药安全性,也应考虑用药费用等诸多因素,真正做到“量体裁衣”,分型诊治。

  [乙肝篇]

  持久免疫也很关键

  众所周知,乙肝病毒非常顽固,一旦失去药物控制就会以极快的速度复制增长。那么对于一部分已经停药的患者,如何在没有药物干预时加强免疫控制呢?

  在近期举办的2010第20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上,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表示,从发病机制来看,乙肝病毒之所以久治不愈,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身机体缺乏有效的免疫控制,如果调动了有效的抗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被感染细胞有可能获得持续清除。因此专家表示慢性乙肝的治疗仅仅依靠单纯抑制病毒是不够的,实现持久的免疫控制也很关键。聚乙二醇干扰素a-2a相关数据显示,由于这类干扰素具有双重抗病毒机制,可使大三阳、小三阳患者均获得停药后持久的免疫控制。做到在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激发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从而使机体在停药后仍具有抗病毒能力。

  [丙肝篇]

  多花一分钟

  丙肝的潜伏期可以长达20年至30年。如果没有尽早采取治疗,丙肝患者发展成严重的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可能性会远远大于乙肝。这已是铁一般的事实。遗憾的是,公众甚至一些非感染科领域的医生对于丙肝的认知严重不足。致使我国丙肝漏报率高达52%。基于此现状,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了一项全国丙肝会诊计划。旨在加强对大众及非专科医生丙肝防治知识普及,在院内建立促进多科室间协作的会诊流程。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王钊副理事长在启动会议上表示,这个项目的亮点就是启动了“一分钟领航行动”,呼吁医生在日常门诊时间多花一分钟的时间与患者沟通,对于那些有与他人共用剃须刀习惯、曾经接受过有创检查、曾经接受过文身、有过输血史或吸毒史等丙肝高风险人群进行丙肝知识的科普宣教。并鼓励这些群体前往医院专科接受专业检查,以排除疾病风险。如果早期丙肝患者在确诊后能够接受正规治疗,其治愈率可达70%-80%。目前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是中华医学会推荐的慢性丙肝首选抗病毒治疗方案。

  多测1毫升

  你知道吗?1毫升的血液就足以使丙肝病毒原形毕露。然而,很多人对丙肝的警惕性不及乙肝那么强,致使大多数人没有形成主动去医院做丙肝筛查的意识。事实上,多做一次专业的血液检测,也许就能拉远你与丙肝的距离。

  针对这个现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欣欣教授在近日举办的一场丙肝知识分享会上指出,确认丙肝不能单单靠发现症状,因为丙肝早期临床症状十分隐匿。尽早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测才是上策。

  通常来说丙型肝炎的主要检查方法包括血清生化学检测、丙肝抗体检测、丙肝病毒RNA检测以及肝脏病理学检查。血清生化学检测主要是反映肝脏炎症反应情况。丙肝抗体检测是用于诊断丙肝的最重要手段,适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也可以用于丙肝感染者的初次筛查。因此,血清生化学检测和丙肝抗体检测是高危人群应该考虑的检测项目。

  专家解释,如果检测结果是丙肝抗体阳性而丙肝病毒RNA阴性,说明曾经感染过丙肝,机体已经清除了病毒或者病毒滴度低,不需要治疗,只要定期随访观察即可。如果丙肝抗体和丙肝病毒RNA检测均为阳性,则可明确是丙肝患者,需要积极治疗。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