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局部皮肤过敏是机体对金属针具或药物的一种免疫反应。
针灸时使用的金属针具或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成为异物蛋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出现过敏反应。此外,个体差异也可能影响过敏的发生率。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皮损,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水肿、呼吸困难等全身性症状。
针对针灸部位的皮肤过敏,可以进行血常规、IgE水平检测以及皮肤点刺试验来确定过敏原。必要时还可做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查。治疗通常包括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以减轻症状,重症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进行系统性治疗。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反应,避免搔抓受损皮肤以防感染。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也有助于减少不适感。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