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可能对蟑螂蛋白产生IgE介导的超敏反应,从而引发过敏症状。当机体再次接触蟑螂时,与IgE结合的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被激活,释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介质,如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及平滑肌收缩,进而出现红斑、水肿、风团等皮肤过敏反应。
除直接接触外,吸入蟑螂排泄物中的微粒子或进食含有其分泌物的食物也有可能引起呼吸道或消化道过敏反应。
预防蟑螂叮咬和接触是避免与其相关的皮肤过敏的关键。若发现有蟑螂活动迹象,应采取措施清除它们及其产生的垃圾,并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干燥。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