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之后皮肤过敏,可以通过远离过敏原、皮肤护理、药物治疗、脱敏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针灸是中医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从而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治疗疾病的目的,但由于部分患者皮肤比较敏感,在针灸后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的现象。
1、远离过敏原:如果患者针灸后出现皮肤过敏,建议患者及时远离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动物毛发等,还要避免用手抓挠局部皮肤,以免导致皮肤破损,出现感染等情况,加重皮肤过敏的症状;
2、皮肤护理:患者在做完针灸后,需要保持局部皮肤干净、清洁,在短时间内不可以涂抹任何化妆品,也不可以接触水,并且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吸烟、饮酒,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
3、药物治疗:如果过敏的症状比较严重,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有助于改善身体过敏的症状;
4、脱敏治疗:如果患者在做完针灸后皮肤过敏的症状比较严重,通过药物治疗后没有明显的改善,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进行脱敏治疗,通过多次、少次的诱发,可降低针灸后皮肤过敏的发生率。
针灸过后皮肤过敏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外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进行止痒治疗,还可以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缓解局部皮肤过敏的症状。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