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人的一生到底要经历几次伤痛?
崴脚,大概可以算是其中一次吧。
毕竟,生活中导致崴脚的因素随处可见,有的人穿高跟鞋不熟练一不小心就崴了,有的人下楼梯稍不留神踩空了,有的人则会在踢足球、打篮球时造成运动损伤。
医学上,“崴脚”被称作踝关节扭伤,不少人都会经历一次或数次。一部分人扭伤后经过及时的治疗和休息,一般都能恢复并痊愈,而有部分人则可能在一次崴脚后,出现经常崴脚,反复崴脚的情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陈亚平介绍,这种习惯性扭伤在医学上称作“踝关节不稳”,通常是踝关节扭伤后未得到正规治疗遗留下来的问题,即踝关节周围韧带受损或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后导致踝关节不稳定,而引起踝关节频繁扭伤的现象。
反复崴脚得重视
据了解,踝关节不稳不仅出现在运动损伤中,也出现在日常生活里,且患病率较高。在陈亚平教授的日常门诊中,一个单元20个病人,其中大概有13、14个病人患有踝关节不稳。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也是全身性的,首先患者会经常形成“扭伤-不稳-再次扭伤”的恶性循环,其次,因不稳定造成的踝关节反复扭伤可造成关节软骨的损伤,重者可形成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和畸形等,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亚平主任还告诉39健康网,踝关节不稳不仅仅是踝关节问题,对于一些患病时间比较久的病人来说,他们的膝关节、髋关节、腰部、颈椎都会出现疼痛的感觉。
在门诊中,陈亚平主任甚至遇到了一例踝关节不稳导致下颌关节不稳的情况。“下颌关节离脚很远,但是当我们给他处理完踝关节不稳后,这个患者下颌关节的紊乱有所好转,所以说是全身性的问题。”
一般来说,踝关节不稳包括外侧、内侧和距下关节的不稳,外侧的踝关节不稳较为常见,分为机械性踝关节不稳和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前者主要指的是踝关节结构受损,导致关节活动超出正常范围,后者则是由神经、肌肉功能性缺陷所导致的主观感受性、反复发作的踝扭伤,其关节运动随意控制失常,但关节运动的幅度在正常范围内。
康复治疗需坚持
陈亚平主任介绍,在治疗方面,一部分机械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则主要进行康复治疗。
在治疗前,评估是最重要的。“慢性踝关节不稳,特别是功能性不稳,没有诊断和治疗标准,因此检查时要全面评价,”陈亚平主任建议,评估内容一般包括踝关节活动度、肿胀情况、疼痛程度、韧带松弛程度、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
此外,也可借助量表和相关仪器进行评估。
在反复的治疗中,陈亚平主任表示,他们已经总结出阶梯性治疗策略,即将康复治疗分为“非负重训练-部分负重训练-完全负重训练”三个时期进行。
陈亚平主任介绍,治疗的第一个时期主要针对疼痛和肿胀情况,进行保护性运动,包括以理疗为主,进行间歇性冷敷、脉冲短波、低强度的激光、使用外部支具、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淋巴引流等;第二个时期进行肌力和动态平衡训练,第三个时期则是对肌力和踝关节进行平衡及控制训练。
“我们的康复要起于评估,止于评估,治疗对过程中也要对肿胀、疼痛、活动度等情况进行评估,尤其在治疗结束后,患者回家继续康复的半年、一年里仍要评估,患者是否可以运动。”陈亚平强调。
踝关节不稳,预防最重要
“除了治疗,预防是最最最重要的。”陈亚平主任给出了四条预防建议。
第一,运动前后一定要热身。包括10分钟的慢跑、跳绳、健身操等全身性热身运动和针对某项运动的特殊需要,有选择性地活动特定的肌肉群,运动较激烈或专业,必须用更长时间热身;
第二,踝关节扭伤后要正规治疗。陈亚平主任表示,这是导致踝关节不稳的绝对因素。“很多人扭伤了冰敷一下,随便养养就不管了,该干嘛干嘛,这是不对的,”她提醒广大患者,如果是轻微的扭伤,要冷敷、休息,如果肿胀得厉害,疼痛持续不断,影响了正常的行走,则一定要前往正规医院治疗。
陈亚平主任介绍了目前踝关节正规治疗的PRICE原则:
P:保护脚跟,避免再次损伤,保护下负重
R:休息,避免活动脚踝,特别是内外翻活动
I:冰敷,每次20-30分钟,间隔1-2小时
C: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固定脚踝、限制活动
E:将脚踝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位置。以促进静脉和淋巴循环
第三,本体感觉训练。
第四,肌肉力量的训练。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