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马燕红 主任医师
在康复医生指导下的运动训练有利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康复治疗的介入可提高骨强度、预防跌倒、矫正骨质疏松所致的畸形,及时的康复介入可促进功能的改善,提高生活品质。
65岁的张女士两月前逛超市时不慎跌倒致右腕骨折,于骨科行内固定术。因术后两月右腕部仍有疼痛,屈伸活动障碍,右手握拳困难而来康复医学科就诊,经过问诊了解到张女士2年内还曾发生过腰椎骨折、右上臂肱骨骨折。经过骨密度等相关检查,找到了张女士多次骨折的原因:骨质疏松!
我们知道骨质疏松常发生于中老年人,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身长缩短和驼背,易发生脆性骨折。这其中常见骨折部位为脊柱、桡骨远端、股骨。
根据发病原因,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
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有老年性和绝经后骨质疏松;
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常由甲状旁腺亢进综合征、慢性肾病等疾病或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因素所诱发;
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例如妊娠期骨质疏松,同时可伴有家族遗传史。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或患者就诊需去哪个科室?
目前骨质疏松是一个多学科诊治疾病,涉及科室包括: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内分泌代谢科、骨科、康复医学科、临床营养科、肾脏内科等。很多骨质疏松的患者并不了解为什么需要涉及那么多科室,尤其康复医学科常被忽视。由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而非药物治疗涉及到教育、营养、康复等方面。
康复医学科能为骨质疏松患者做点什么呢?
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可提高骨强度、预防跌倒、矫正骨质疏松所致的畸形,而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后,及时的康复介入可促进功能的改善,提高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疗法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运动能够增加骨组织血流,促进成骨细胞活动。通过改善局部循环,减少钙离子流失。运动和负重还能使钙易于沉着。此外,运动可调节性激素的分泌,改善骨代谢。但是,骨质疏松的患者最好还是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适合的运动。
适合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疗法包括哪些内容呢?
研究表明,力量训练、有氧训练、牵伸训练、平衡协调及灵活性运动均是康复运动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力量训练:或称抗阻训练,通过增强目标肌肉的收缩活动,增加对骨局部的应力。力量训练中需明确靶肌肉群,设计针对性训练方法,遵循超量负荷原理,循序渐进增加训练负荷,可通过克服沙袋、橡皮筋阻力或者利用自身体重等实现训练目的。腰背部、髋部、腕部是骨质疏松骨折的好发部位,故这些部位的大肌群肌力训练常为目标所在。
牵伸训练:是指将软组织被动地拉长。通过关节被动活动及软组织牵伸对局部骨组织产生应力。在力量训练前后,也可针对性开展牵伸,比如腰背肌的牵伸运动等。
有氧运动:是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的锻炼。常见有氧训练包括快走、健身跑、骑车、有氧操、跳舞等,这类运动可有效训练大肌群,低-中等强度并且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的有氧训练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调节激素分泌,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平衡协调及灵活性运动:是老年人防跌倒训练的重要举措之一,可进一步减少因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的风险。平衡协调训练的方案包括平衡仪、平衡板以及一些球类活动(拍球、抛球或颠球)等。
医疗体操:可综合应用力量训练、有氧训练、牵伸、平衡训练等运动方法。训练中可采取徒手操或器械操,个体训练或群体训练等不同模式,增进训练的趣味性。
尽管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益处颇多,但运动疗法也需遵循个性化原则。有效的运动处方需要有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并具有特殊的注意事项。一方面我们需根据疾病的特点设计运动项目,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掌控好运动量,运动量的控制具有很多方法,最常见的是根据自我感觉,一般认为,达到有些疲劳但休息后能改善的程度最佳。此外,运动过程中,需调整好呼吸,避免疼痛,注意运动保护,谨防运动损伤。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