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节的转凉,门诊中来看骨关节炎的老年病人渐渐增多,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关节外科主任蔡道章副院长介绍:“除了受凉、或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骨关节炎的老人病情加重外,还有很多患者常因一些错误的观念导致了骨关节炎逐渐恶化,最终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
王大妈63岁,最近老寒腿复发,用热毛巾敷了一个月,疼痛没有好转,反而肿得老高,自己吃了抗生素也不管用,于是到医院检查,并要求医生给自己挂点盐水消消炎。
接诊的正是蔡主任,经诊断,王大妈患的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由于没有及时治疗,膝关节积液较多,所以病人觉得难受。蔡主任给王大妈抽了关节积液,王大妈马上感觉舒服了很多。可看到蔡主任开的处方,她又犯愁了:“你不是说我得的是关节炎吗?怎么没有用抗菌素?怎么不挂些盐水?”
指导专家:蔡道章,副院长、关节外科主任,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具有极为熟练的外科技能,在骨科各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在关节外科方面,已开展全身六大关节的关节镜检查和镜下手术,总体水平在广东领先,率先在广东开展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膝关节半月板修补术、关节内骨折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固定术等高难度手术。并已开展四肢大关节的人工关节置换术,被广东省定为人工关节置换术指导专家。在复杂关节畸形的人工关节置换方面颇有研究。
误区一:盲目使用抗生素治骨关节炎,越治越糟糕
蔡道章主任解释说,现在许多老百姓一听到“关节炎”、“发炎”等字眼,就想当然地跟细菌感染联系在一起。其实医生所说的炎症并不单是感染所造成的炎症,还包括无菌性炎症。而大部分中老年人的关节炎属于退变性病变,是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以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的,实际并非炎症,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长期用药还会引起细菌耐药、真菌感染等。
误区二:软骨粉、中药偏方等莫切信,小心含大量激素
怕动手术,许多骨关节炎的患者往往会寻求一些保健品、或中药偏方的帮助,虽然短时间内疼痛忽然消失,但过不了多久,病情依旧复发更为严重,“临床诊断发现,近年来,大剂量的激素药物的应用成为了骨坏死的一大杀手,导致发病率逐渐上升。”蔡道章主任介绍说,现在市面上常出现的保健品、或者是某些医院配有的中成药,往往都含有大量的激素成分,的确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疼痛发作,但是长期滥用含有激素的药物,甚至使用含激素的食物都有可能造成骨头的活成分(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进而加重骨质丢失、关节软骨损伤。
蔡主任提醒道,激素的使用一定要在医生的叮嘱下,尽量的减少激素使用总量和使用时间,一般每年最多不超过3~4次
误区三、十个骨关节炎患者6个胖,越胖越危险
现在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骨关节炎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一样是代谢性疾病,肥胖患者中骨关节炎的发生率高达12%-43%,减轻体重、减少关节的损伤和负重,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证明,37岁时超过标准体重20%的男性,患有骨关节炎的危险性比标准体重者高1.5倍,而女性则高达2.1倍,所以在门诊中,我们常会告诫骨关节炎患者要注意减肥,减少对关节的负担,只要体重减少5公斤,可使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降低50%。”蔡主任告诫。
误区四、骨关节炎患者最好不要动VS多活动?
有的人认为,骨关节炎是一种长期的磨损、退化性疾病,因此,得了骨关节炎后应当尽量少活动,甚至连走路也不敢多走,特别是关节疼痛的患者,就更不敢、也不愿意活动了。对于这种现象,蔡道章主任表示万万不可,“除非是骨关节炎急性期、关节肿胀的患者需要限制活动外,应当鼓励骨关节炎患者积极地进行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不仅能防止肌肉萎缩、延缓关节退变的进展,更重要的是对“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病具有防治作用。”
那是不是什么运动都适合骨关节炎的患者呢?蔡道章建议,骨性关节炎患者选择运动项目时要懂得取舍。如散步、游泳、骑车和跳舞等比较适合,爬山、爬楼、跳跃等剧烈运动则应避免。此外,不同患者应着重不同的锻炼,如膝关节炎患者可选择游泳,也可进行适当的散步;颈椎和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可进行轻柔的颈和腰部活动;颈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不适合游泳。
体育锻炼遵循的要点为:强度低、有节奏、不间断和持续时间较长。运动应持续20分钟,每周4次。患者可先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如锻炼后关节有持续性疼痛,则应降低锻炼强度和缩短锻炼时间。
小贴士:预防在先可减少发生
蔡道章主任表示,虽然目前尚不能完全预防骨性关节炎不发生,但是通过一些措施,完全可以减少或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如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不可使关节过度负重、受潮、受凉。要避免久站、久坐,别让关节处于某一体位时间过长。还要减轻体重,尽量不穿高跟鞋。有过骨头创伤的患者要额外留意。
中老年人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可能就是骨关节炎发生的信号:关节疼痛,关节僵直,关节活动时发生喀嚓声或其他的摩擦音、有时发生肿胀、关节活动困难。如果关节出现任何症状并持续2周以上,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最重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慧明 通讯员:陈晓霖)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