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康复训练使假肢作用实现最大化
对于装配假肢的普通人群来讲,如何实现灵活行动呢?邓小倩说,装配假肢前,医师会对截肢者进行临床检查和评估,为截肢者开具适合的假肢处方,选择合适的材料、零部件等。“一般来说,针对老年人我们会建议轻便、简单、安全的假肢;需要在外活动的青年人我们会建议选用有仿生、储能功能的多功能假肢。”
此外,假肢作用的发挥能否实现最大化,还与系统的康复训练密切相关。据介绍,通常截肢者装配假肢后需要2个月的康复期,装配假肢前需要通过中医、理疗等方式进行消肿止痛;通过运动治疗增强残肢肌力和改善关节活动度。装配假肢后,还需进行假肢穿脱训练、站立训练、室内步态训练、室外步态训练、跨越障碍物等训练。
邓小倩表示,并不是所有的截肢者穿上假肢之后都可以进行体育活动,医生一般不会建议患者去参加竞技运动。但残肢条件较好、身体其它功能较好的截肢者佩戴假肢也可参加一些运动量少的体育运动,如打羽毛球、乒乓球这样的运动。此外,由于假肢是量身定做的,因此佩戴者的体重要求变化不能超过三斤,避免接受腔过松或过紧,影响假肢功能的发挥。
工伤保险可报销假肢费用
据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人口普查的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残疾人人口超过8000万,其中肢体残疾者占两成,其中不乏大量工伤肢体残疾者。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假肢矫形科副主任邓小倩提醒,广大工伤截肢患者应寻求合法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指导专家:邓小倩,女,30岁,执业假肢矫形器技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义肢矫形科副主任,广州医学院兼职讲师。2001年毕业于中国第一所中国假肢矫形技术学校。从业近10年来曾多次被派往香港、台湾参观、学习。并于2009年作为我院技术骨干,被选派赴德,在德国ottobock公司、john+bamberg、mödel等多家德国著名假肢矫形器公司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专业技术培训。在截瘫、偏瘫、骨折矫形器,上肢肌电假肢、大腿假肢的装配、使用训练、评估、等工作中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编《康复工程学》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并多次参与康复辅助器具国标和省标的制定工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谢晓 摄影、图片制作:关琦 通讯员:黄黎锋)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