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后肛门有潮湿感觉、疼,可能是痔疮、肛裂、肛周湿疹、溃疡性结肠炎等原因所致,建议前往肛肠外科做相关检查,诊断后进行规范治疗。在此期间,要注意肛门周围皮肤的清洁,及时更换内衣裤,清淡饮食,防止便秘、腹泻加重。
1、痔疮:痔疮是肛管直肠末端静脉扩张所形成的血管团,如果痔疮合并感染或受到大便摩擦等刺激,就会引起痔疮充血、肿大、糜烂、出血,甚至会出现便血的情况,可表现为便血后肛门有潮湿感觉、疼。这种情况需要使用痔疮栓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需进行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手术治疗,平时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2、肛裂:如果便秘时间比较长,排便时用力过度可导致肛管的皮肤层甚至肌肉层撕裂,出现便血的症状,可表现为便血后肛门有潮湿感觉、疼的症状,如果继发感染,还可导致肛门瘙痒、疼痛。这种情况可以遵医嘱应用痔疮膏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进行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等手术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防止便秘;
3、肛周湿疹:可能与局部摩擦或创伤、肛肠疾病分泌物刺激等有关,局部会出现红斑、水疱,甚至伴有糜烂和渗出,也可表现为便血后肛门有潮湿感觉、疼。通常可遵医嘱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涂抹,如果肛周湿疹继发感染,还可使用红霉素软膏进行抗感染治疗;
4、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以及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可表现为便血后肛门有潮湿感觉、疼。可遵医嘱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奥沙拉秦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并发大出血、肠穿孔等,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