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一般不会引起肛门疼痛,但有少数患者可出现肛门疼痛,主要是由于炎性物质长期刺激肛门,从而引起肛门水肿、疼痛、坠胀。直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肛门下坠感、腹泻、大便秘结、黏液便等。
1、疼痛程度:病情较轻时,直肠炎患者可没有任何感觉,当病情较重时,患者可出现里急后重感,排便次数增多,但每次排便量较少,排便后有肛门直肠疼痛感;
2、疼痛性质:有肛门疼痛感的直肠炎,一般疼痛较轻微,表现为隐痛或者钝痛。而疼痛较重、排便次数增多的直肠炎,一般会出现较明显的疼痛,主要是由于粪便刺激肛门,引起肛门水肿、充血、疼痛所致;
3、伴发症状:部分患者由于长期腹泻、排便次数增多,可引起肛门皮肤出现炎症、湿疹,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脱屑等。还有部分患者可出现黏液血便,或者脓血便等,主要是由于直肠炎刺激肛门处皮肤黏膜,导致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所致;
4、缓解方式:当直肠炎急性发作时,肛门可出现疼痛,患者可通过多喝水,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避免腹部受凉等方式,缓解肛门疼痛。如果直肠炎病情较长,炎症物质长期刺激肛门,一般疼痛症状较轻微,可通过温水坐浴,促进肛门血液循环,减少炎症物质的刺激,从而缓解疼痛。
如果直肠炎患者疼痛较重,伴有腹泻或便血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药物进行治疗。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