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术后便血,颜色通常为鲜红色、暗红色或黑色,具体颜色与息肉的病理类型、大小以及数目有关,还与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状况有关。临床上,一般会根据肠息肉的病理类型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以及炎性息肉等,不同类型的肠息肉术后,便血的颜色存在一定的差异。
1、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肠息肉,恶变程度比较高,一般情况下,若患者年龄较大,息肉体积较大,数目较多,便血颜色一般为暗红色,如果出血量大,可能为鲜红色;
2、增生性息肉:一般情况下,增生性息肉不太容易发生癌变,多数患者在进行肠镜检查时发现,可通过肠镜进行活检,如果病理结果提示为增生性息肉,便血颜色一般为暗红色,如果出血量大,颜色也可以为鲜红色;
3、错构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属于比较少见的一种息肉,与正常的息肉形态相似,可在肠镜检查时发现,如果病理检查提示为错构瘤性息肉,便血颜色一般为暗红色,出血量较大时,还可能会出现黑便或血便;
4、炎性息肉:炎性息肉一般情况下不易发生癌变,如果在做肠镜检查时,发现肠道内有炎性息肉,并伴有大便次数增多、腹痛等症状,便血颜色可能为暗红色,还可能伴有腹泻、黏液便等情况。
患者在术后可遵医嘱口服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帮助缓解大便次数增多的症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减少胃酸对黏膜的刺激,帮助缓解便血的症状。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