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量一般在50-100ml左右,若出血量超过100ml时,则称为大量出血。当出现便血症状时,可能与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服用特殊药物等因素有关,但也可能是由痔疮、肛裂、结肠炎等疾病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当过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时,可能会导致大便干燥,排便时会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导致出血,引起便血;
2、服用特殊药物:当患者过量服用抗凝药物时,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可能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便血;
3、痔疮:主要是由于肛门周围发生静脉曲张,可能会导致肛门周围黏膜破损,出现便血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疼痛、肛门瘙痒等症状;
4、肛裂:主要由于大便较粗、较硬,在排出时导致肛门周围皮肤发生撕裂,引起便血,可能还会伴有剧烈疼痛、肛门肿胀等症状;
5、结肠炎:主要由于细菌、真菌等感染,导致结肠发生炎症性病变,在炎症因子刺激下,结肠黏膜可能会出现充血、水肿等情况,若黏膜破损较大,也会出现便血的症状,还会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
此外,还可能与消化道出血有关,对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血液经过肠道细菌的作用,产生硫化铁,可出现便血的情况。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