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便血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癌症是一种恶性肿瘤,大便便血的几率并不能确定,具体与患者是否患有癌症有较大的关系。临床上大便便血常见于痔疮、肛裂、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肠套叠等。
1、痔疮:是肛垫的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典型症状为便血、肛门坠胀、疼痛、瘙痒等,一般不会导致大便便血;
2、肛裂:大便便血最常见的是肛裂,通常是由于大便异常、内括约肌痉挛、解剖缺陷等引起,表现为排便时肛门剧烈疼痛,便血、便秘等;
3、结直肠息肉:是指起源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肿物,典型症状为便血、黏液便、肛门坠胀、腹痛、腹泻等,一般不会导致大便便血;
4、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为主要症状,一般不会导致大便便血;
5、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导致的肠道传染病,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腹泻,腹泻次数多、量少、排脓血便等,伴有里急后重感;
6、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当压力过高出现破裂时,会出现便血;
7、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早期表现为腹痛,后期出现便血、腹部肿块等症状。
除上述情况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肠结核、结肠息肉、结肠癌等,都可能会引起大便便血,但不仅限于十二指肠癌,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进行肠镜、大便隐血试验等检查来确诊。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