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都有高血压,同时老年人也是痔疮的高发人群,两者之间有关系吗?医生告诉南都记者,痔疮是不会引起高血压的,但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痔疮,就可能会频繁导致痔疮便血。此外,长时间的痔疮很容易导致肛门疼痛、瘙痒等症状,所以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经常会因为这个原因影响休息,出现烦躁、易怒等情绪波动。
医学指导:中山市中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杜刚毅
三高人群治疗痔疮有讲究
杜刚毅表示,对正常人而言,痔疮算不上重疾,一个简简单单的手术便能解决问题。但是对于三高人群来说,痔疮的危害性不仅被放大,在治疗上也更加麻烦。像上述案例中温老伯这样高龄的病患,长期便秘、有痔疮手术病史,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长期口服阿斯匹林等心血管药物,用单纯的药物治疗是难以取得良好疗效的,必须手术治疗。但是,传统的痔外切内扎术治疗虽然有远期效果相对较好的优势,但术后伤口的剧烈疼痛,会加重心肺负荷。且患者高龄,伤口愈合缓慢,排便困难,甚至会出现伤口难以止血等严重并发症。
不过,患有高血压的痔疮患者也无需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杜刚毅表示,像温老伯这类人群,推荐使用一种微创手术———吻合器痔上粘膜切除钉合术(简称PPH ),年近八旬的老人在术后第二天就可以自行下地行走,二便自解,肛门只有便后轻微疼痛。再配合使用洗剂、药膏、化痔栓,伤口更易恢复,术后7天便可出院。
据悉,由于PPH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疗效确切及复发率低等优点,于2001年引进中国,已迅速得到认同并推广开来,成为临床治疗重度Ⅲ、Ⅳ度痔的常规手术之一。
保持每日大便通畅很重要
老年人是体质很弱的群体,所以一些在常人眼里看来是小病的痔疮等肛肠疾病,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导火索。患者心理顾虑很大,特别是担心自己年龄这么大而且伴有多种慢性病,是否能够再承受一次痔切除术的痛苦。所以对于老年人而言,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痔疮出血多由于大便不畅,用力排便使腹压增加,造成痔静脉压力增大破裂出血;还有的是大便干结而坚硬,通过肛门时擦破痔静脉导致出血。多吃蔬菜,多喝开水可防止便秘。对于已发生便秘者,可适当多吃些蜂蜜或芝麻油,有助于润肠通便。定时排便,少饮浓茶、咖啡、酒类,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减少痔出血。
对于已发生痔疮出血者,一定要加强消炎,可用适当比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肛门,每天2-3次;也可用马应龙痔疮膏肛门内注入,具有通便、消炎、止血的作用。此外,加强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痔静脉的压力。另外每天可以自己跪在床上,练习提肛运动,对减少痔出血也有较好的效果。
[案例]
退休教师
高血压反复便血
79岁的温老伯是大涌的一名退休老教师,患有慢性便秘病史,长期3-4日排便一次,颗粒状,难解,40年前曾经做过痔疮切除术,近20年来,因为长期的便秘,痔疮症状复发,反复出现便血症状,大便时肛门肿物脱出,便后可用手托纳,因为惧怕痔疮手术的痛苦,并且身体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一直自用痔疮药物保守治疗。
但是,最近温老伯的痔疮症状越来越严重了,每次排便都鲜血点滴而下,量多时可达数十滴,便后肛门肿物脱出情况加重。在家人的劝导下,温老伯到医院就诊,才知道反复出血和高血压有一定关系。
[家庭护理]
痔疮便血 可先止血再去医院
不少临床病例显示,对于同时患有高血压的痔疮患者,痔疮出血的处理尤为重要,倘若处理不当,可能会让伤口感染、发炎,加重病情。
杜刚毅提醒,一旦出现痔疮便血,尤其是大便后,应立即洗澡或者坐浴把臀部处置干净;其次,找一块干净的纱布垫在臀下横卧躺一会;出血多时把臀部抬到比心脏高的位置,这样容易止血,即俯卧用枕头垫高腰部休息。
一般而言,内痔易出血,也容易止血,横卧休息一会,血就止住了。但出血止住之后,应尽快去医院就诊,因为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出血。
[特别提醒]
高血压痔疮
慎用麝香痔疮栓
对于像温伯这样患有高血压的痔疮患者,在日常用药时应更为慎重,如最常见的麝香痔疮栓,其实并不适合高血压患者使用。在麝香痔疮栓的注意事项里明确写道:高血压、心脏病、返流性食管炎、胃肠道阻塞性疾患、甲状腺机能亢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慎用。但不少高血压患者都忽略了这条信息,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若想使用麝香痔疮栓的话,必须先征得医生的同意,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才可以。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