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肛肠科 > 肛门疾病综合

让小宝宝远离肛周脓肿的方法

2011-03-22 07:15:0039健康网社区

  小儿肛肠病的防治原则

  对于儿童肛肠常见病,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家长要重视,尽早诊断,抓紧治疗;第二,要根据医师会诊的情况,选择手术时的年龄和治疗的方法;第三,家长要把正规的大医院作为首选。

  1.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最好每天晨起就大便。

  2.预防腹泻和便秘: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不新鲜的食物;防止腹部受凉;腹泻时少吃生冷、油腻、多渣食物。有便秘倾向的孩子,应多吃粗粮、蔬菜、水果,让孩子充分饮水,并喝蜂蜜、吃香蕉来调节。要想让孩子减轻疼痛,应在便前便后温水坐浴,浴后外用抗菌素软膏涂抹。

  3.注意保持孩子肛门清洁,使用尿布时要用细、软的棉布,勤洗换,防止长时间浸渍。不要用粗糙手纸,勤给孩子剪指甲,防止孩子搔抓肛门。

  4.肛周脓肿:早期应用抗菌素治疗,保持大便通畅,局部热敷或热水坐浴,如已形成脓肿,则应手术切开排脓。

  5.脱肛:如不能自行缩回,可先温水坐浴半小时,然后让孩子俯卧,分开双腿,手指涂凡士林,将脱出物由中心开始逐步推入肛门内。

  6.蛲虫病:治疗的重点是消灭虫卵及防止其再入口不断重复传染自身或他人。方法有:洗肛门,涂2%%的降汞软膏;每日早晨换衣裤,床单、被套不要抖动,以开水烫或暴晒;小儿应穿满裆裤,防止搔抓肛门;注意洗手,如有吮咬手指的坏习惯应予以纠正。

  肛周脓肿在小儿、尤其是新生儿或婴幼儿中较为多见,是肛肠科的一种急症。为什么小宝宝容易得这种病呢?这是因为小儿皮肤娇嫩,免疫机能低下,机体抵抗力差,性激素水平较高,皮脂腺、肛腺相对分泌旺盛,再加上使用尿布摩擦,易致肛周感染,形成肛周脓肿。

  如果您的小宝宝出现了以下症状就需要注意了:排便时经常哭闹,喂奶也不吃,还有发烧症状,肛门旁边长了脓包肛周红肿。

  这时,您就需要带宝宝到医院就诊了。否则脓肿向周围间隙扩散、蔓延,使红肿范围越来越大,波及整个肛周,或蔓延到肛周两侧,若治疗不恰当或方法不正确,很容易形成肛瘘或败血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

  婴幼儿的肛周脓肿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但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太小,手术会影响肛门功能,想等他长大点再做,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得了肛周脓肿如不及时治疗,脓肿会蔓延扩散,使病变进一步加重,就会由小病变成大病。需要手术治疗的就不应依赖消炎药或中药膏药而过分地采用保守治疗,以免延误手术时机。尤其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千万不要自行将脓肿刺破或挤脓,以免造成感染等意外。

  对妈妈们来说,预防孩子肛周脓肿要勤换尿布,有条件的话,最好使用传统的透气性能好的棉布尿片,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尽量少使用“尿不湿”。同时,保持肛门清洁、干爽,坚持每日便后清洗肛门。还要调理饮食防止腹泻和便秘,不要频繁换奶粉。

(实习编辑:乌英)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