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疫苗主要是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接种。由于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体液传播,所以在接种的时候,主要是选择合适的注射地点,这样才能够起到预防的作用。
1、首先要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这样才能确定机体是否已经感染丙肝病毒;
2、当丙肝抗体检测结果阴性时,需要注射一次。注射的时候,第1针疫苗需要在第1针注射后的1周进行注射,然后在第2和第6个月注射。而第3针需要在第6个月的时候注射,这样才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比较多的抗体;
3、如果检测丙肝抗体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测丙肝病毒的RNA,即丙肝病毒的DNA,明确是否有丙肝病毒的感染。如果丙肝病毒DNA阳性,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可以选择干扰素治疗,也可以选择DNA药物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泛昔洛韦、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4、如果丙肝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但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需要注射一次。注射第1针后的第2周再注射第3针,然后在第6个月注射第2针,这样就能够在机体内产生比较多的抗体,预防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此外,注射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常见有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等,通常较轻微,2-3天就会自行缓解。所以注射疫苗后,建议在注射地点观察30分钟再离开。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