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脾、胰脏属于人体重要的实质性器官,对于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也起着重要作用。在进行肝、胆、脾、胰彩超时,一般可先观察肝、胆、脾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胰腺、脾脏的回声是否存在异常。若存在异常,则通常需要进一步进行血常规、腹部增强CT、核磁共振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1、大小:肝脏正常大小一般为肋弓下缘约8cm,最大斜径为10cm,脾脏正常大小为肋弓下缘约9cm,最小斜径为6cm。肝脏、胆囊、脾脏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实质的病变情况;
2、形态:肝脏表面较为光滑,实质回声较为均匀。胆囊为梨形囊袋结构,胆囊壁较厚,囊内为浓缩胆汁,呈无回声。脾脏外形略呈三角形,白质密度较高,内部存在较多小梁;
3、位置:肝脏位于右侧肋部及上腹,胆囊位于肝脏下面。脾脏位于左侧肋部,胃底和膈之间,胰体位于左上腹,多在胃底、膈下,邻近脾脏的上方;
4、胰腺:一般在左季肋区,胰腺位于左上腹,横置于第1-2腰椎体前方,并紧贴于腹后壁。而胆囊位于右上腹,紧贴于肝脏和十二指肠;
5、脾脏:脾脏位于腹腔的左上方,为人体较大的淋巴器官,为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正常情况下,长轴直径为10-12cm,厚径为3-4cm,脾脏长轴与第10肋一致,前方与胃底相连,后方连接左肾和左肾上腺,下端连接结肠。
一般情况下,肝、胆、脾、胰脏彩超可以较为清晰地显示各器官的病变情况,有利于对疾病的进一步诊断,而对于疾病的分类,则需要根据彩超下的结果进行判断。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