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即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属于病毒性肝炎中的一种。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转氨酶是升高还是下降,通常要根据患者的肝损伤程度进行判断,一般包括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一、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感染急性期,丙型肝炎病毒会大量复制,引起肝脏明显损伤,出现转氨酶升高,同时胆红素也会升高,通常在感染后的10-20天会出现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急性发作,表现为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部分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毒大量复制,对肝脏的损伤较轻,所以转氨酶水平会相对下降,可能会表现为轻度乏力、食欲下降,以及腹胀、尿色加深等症状。
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1、慢性肝炎:如果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较轻,通常转氨酶水平会处于正常水平,或者轻度升高。如果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较重,有明显的肝纤维化,则转氨酶水平会明显升高,还可能会出现胆红素水平升高;
2、肝硬化:处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肝功能损伤,此时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转氨酶水平会出现明显上升,还可能会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
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确诊后,需要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使用利巴韦林、索非布韦等抗病毒药物,也可以使用干扰素等进行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熬夜、劳累,要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