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即慢性丙型肝炎,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该病原体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而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等也可导致感染。感染丙肝的常见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等。
1、血液传播: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如输入了带有丙型肝炎病毒的血制品,或者曾经输血但未被彻底消毒,就可能会导致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2、母婴传播:丙肝阳性的母亲可能会在妊娠、分娩、哺乳等过程中,将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婴儿,就会导致婴儿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3、性传播:丙型肝炎病毒可存在于患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经血等体液中,如果存在皮肤、黏膜的破损,且接触到患者体液就可能导致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4、医源性传播:如在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或者在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刺、穿刺、针刺后导致皮肤损伤,或者器官移植、捐献器官、血液透析等,就有可能导致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此外,如果接受了被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器官移植手术、输血,或者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非同性的皮肤、黏膜接触等,也可能会导致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因此,如果发生暴露风险或者有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高危因素,建议及时到医院完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等检测项目,明确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