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即慢性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肝炎,其发病通常较缓慢,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异常、黄疸、皮肤症状等症状。
1、消化道症状:当丙肝病毒侵犯肝脏,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时,可引起肝功能异常。由于消化功能减弱,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胀、腹痛等症状;
2、肝功能异常:由于丙型肝炎病毒主要侵犯肝脏,引起肝细胞水肿、炎症,导致肝细胞损伤,可导致转氨酶升高。根据转氨酶升高的程度,可表现为乏力、食欲下降、肝区不适、肝区疼痛等症状。此外,转氨酶达到一定程度时,还可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等;
3、黄疸:主要见于丙型肝炎病毒急性期,由于丙型肝炎病毒大量复制,引起肝细胞严重损伤,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功能降低,导致胆红素升高,可出现皮肤、黏膜黄染,小便、鼻子、巩膜黄染等表现;
4、皮肤症状: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皮肤出现斑点、丘疹,破溃后可形成溃疡,可伴有瘙痒感,也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等症状;
5、其他:除以上常见症状外,丙肝发病时,还可出现畏寒、发热、腹部不适、关节疼痛、易疲劳、肝脾肿大、精神异常、蜘蛛痣、肝掌、蜘蛛痣等症状。
如果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聚乙二醇等药物抗病毒治疗,也可以使用安络化纤丸、安络化纤丸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