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癌中之王,肝癌晚期的病人病情相对更要严重一些,但也可以通过综合治疗缓解病情。肝癌属于中医学“积聚”、“癥瘕”、“黄疸”、“鼓胀”、“胁痛”等范畴。肝癌具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高度恶性、进展快、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肝癌晚期的治疗难度相对更大。近年来,随着原发性肝癌基础研究的进展,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推动了临床治疗的进程。
原发性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的最佳治疗时机。所以肝癌晚期的治疗方法更有赖于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中药与化疗。中医中药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都显示出了较好的抗肝癌作用。
然而,肝癌的化疗作用历来评价不高。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Ⅱ期肝癌的治疗中药组较化疗组为优。以塞替派、氟脲嘧啶治疗1年,生存率分别为8.9%、9.9%,中药治疗组1年生存率则为38.7%;以中位生存期比较,氟脲嘧啶为45天,阿霉素为3~8个月,中药组为300天。再者,肝癌病人除常合并肝硬变外且多有肝功能损害,化疗的毒副作用则更能促使肝功能进一步损害,而在肝炎活动、黄疸、腹水、恶心、呕吐、贫血等情况下化疗则更加不宜。目前的统计,临床上以中医药为主或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报道约占92%以上,因此,中医药治疗已成为中、晚期肝癌治疗的主要方法。
临床经验证明,中医治疗肝癌若辨证准确,用药得当,不仅能迅速改善肝癌的症状如肝痛、发热、腹胀、腹水等,而且能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无毒副作用。中医药在肝癌各期治疗中,均有疗效。它既可作为中、晚期(特别是晚期不宜化疗者)肝癌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又可作为手术、放射、化疗的辅助治疗,以提高疗效,减轻毒副反应。
手术前后中医药治疗的作用
近年证实肝癌术前用健脾理气法治疗,能缩小瘤体,有利于切除和术后的恢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临床围绕如何将大肝癌变成小肝癌,从而使更多不能切除的肝癌变为可切除这一研究热点,对健脾法在此方面的作用做了更进一步地探索,出现了可喜的苗头。化疗配合健脾法治疗大肝癌有三大作用:(1)可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改善肝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提高肝脏的化疗耐受量。(2)能明显促进肝癌病灶周边的纤维包膜形成,有利于手术保留更多的正常肝脏,利于术后的恢复。(3)能最大限度地消灭瘤旁卫星病灶,加大了肝癌由不治变为可治的可能性。
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的主导性作用
据观察,肝癌病人中晚期的治疗,为防止化疗加重肝损害,应以中医药治疗为主,西医化疗为辅。若肝脏功能很差,也可考虑单纯使用中药治疗,实践证明,采用中医健脾为主。
最易导致肝癌的七种因素(肝癌预防)
肝癌的“罪魁祸首”,也就是致病原因,其实,人们坚持投入大量精力来研究这些病因,无非也是为了能从源头做好预防工作,以达到减少发病的目的。根据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分析,认为肝癌发生的原因主要由以下七种“罪行”所导致: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