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类食物经过高温加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产生丙烯酰胺。从此可以看出来,淀粉类食物在高温下就会产生丙烯酰胺,而不论经过油炸还是没有经过油炸。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谷物类课题博士沈群副教授的研究表明,油炸薯类的丙烯酰胺含量是最高的,为109-1250微克/千克。
油炸方便面中丙烯酰胺含量为29.8~141.6微克/千克。而非油炸方便面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在50微克/千克左右,比油炸的还高近5~10微克/千克。
针对近来有关方便面含丙烯酉先胺致癌的争论,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和食品行业组织的专家就这一问题发布了相关研究结果。专家提示,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可以显著减少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生成。
同样,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胡小松教授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市场上不同品牌几十种方便面(包括油炸和非油炸两类)中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范围在15至80微克/千克,远低于油条、炸薯条等食品。
从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来,其实,在所谓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的含量上,两者也没有大的差别,甚至基本相同的。
而目前,国家并没有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最高允许摄入量进行限定。
所以说,非油炸方便食品并不能利用丙烯酰胺的含量来作为非油炸方便面的健康招牌。
目前市面上可以见到的一些油炸类食品消费者依然可以放心食用。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方便食品仍为传统油炸食品,这是由于油炸食品的工艺简单技术含量较低,其生产工艺已经成熟,即使一个小企业也能生产,因此油炸食品的市场份额很高。
而由于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非油炸食品目前的市场份额仍然很低,国内市场的油炸和非油炸食品的比例大概为9.5:0.5。
现在市场上经常见到的非油炸食品主要是几种方便食品,如方便面,粉丝,米线等,品种相对较少。
那么,作为普通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油炸与非油炸方便食品,以及各执一词的说法,我们该做出如何选择呢?
通过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目前关于油炸和非油炸食品的安全性并没有一个定论。
而作为普通消费者,应该了解其实油炸也好非油炸也好,两种方便食品的差别并不十分明显,包括营养成分,包括安全性的等方面。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不必拘泥于油炸与非油炸,如果一定要想吃得健康,那就尽量少吃这些方便食品。
(实习编辑:林淑君)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