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最近几天,某电视栏目连续报道了一张被传的火热的胃部CT照片。爆料人说,图片胃中密密麻麻像石子似的小白点,是喝进肚子里的珍珠奶茶。记者也非常有敬业精神,亲身试验,喝了珍珠奶茶去做CT,结果那叫一个惊人。青岛某奶茶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珍珠都是化工厂生产的,化工厂生产出来的食品。说句难听的话,就是拿皮鞋底做成的。比如皮鞋底、旧轮胎做成的”。
所谓的“珍珠”竟然是这样来的?一时间引起哗然。网友纷纷表示,以后再也不敢喝珍珠奶茶了。然而,珍珠奶茶里的珍珠真的有这么可怕?
我们首先来看看平常喝的“珍珠”究竟是什么?
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在台湾称作“粉圆”,通常情况下的主要原料是木薯淀粉,也可能混合一些土豆粉、玉米粉等,但总的来说是淀粉制品。然而单纯的木薯淀粉并不能满足大家追求珍珠Q弹十足的口感,所以生产商还会在其中添加小麦蛋白。小麦蛋白具有良好的黏弹性和水合性质,能够很好的与淀粉结合,形成”弹滑“的珍珠。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商家为了让珍珠更有嚼劲,添加了其他的大分子物质如瓜尔胶等。
瓜尔胶等这类大分子胶类物质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很有可能沉积在胃中缓慢消化,然而它们都是非常常见且安全的物质。这类物质在化学角度称为“非淀粉多糖”,营养角度叫做“可溶性膳食纤维”。比如食品中常用的瓜尔胶、角豆胶、卡拉胶、黄原胶等胶质,以及从纤维素改造而来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它们都相当安全,至今没有发现有什么害处。由于它们消化缓慢,还常常用于增加饱腹感进行饮食控制,还有一定的延缓血糖、血脂上升的效果。
珍珠粉圆里面还可能会添加有品质改良剂,焦糖色,香精,调味剂,防腐剂(山梨酸)等,这些都是国家规定可以使用的添加剂,正常使用是不会对人体有危害的。
珍珠真的是皮鞋轮胎做的?
从报道来看,有奶茶店工作人员称“珍珠”就是拿皮鞋底做成的。其实由于都是大分子物质,所以比较容易被认为添加了“塑料”成分、“皮鞋”成分。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的阮光锋也表示,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如果使用糯米、葛粉等粘性较强的原材料,比较难以消化,且不经咀嚼就吞咽到胃里,在CT扫描下也是有可能出现图片中的小白点。
报道还称,记者食用了自制的珍珠粉圆后,做CT检查对比,并未出现异常。这是怎么回事呢?由于自制的珍珠粉圆使用木薯粉、甘薯粉、紫薯粉,再加一点白糖调制,所以大部分成分都是淀粉。淀粉进入消化道后被淀粉酶水解为糊精,整个过程就像是平时吃米饭喝粥,消化的很快,所以并未出现异常。
从这个实验来看,其实难以得出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是否掺了塑料、轮胎等结论的。当然这类物质较难分辨检测,所以并不能确定商家添加的是工业胶质还是食用胶质。珍珠除了Q弹的口感,也确实谈不上有什么营养价值,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不要经常食用。如果一定要吃,也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奶茶店。
三步教你辨识正常“珍珠粉圆”
一看
看颜色:正常的“珍珠”在煮之前是一般是褐色的,不是黑色的。
看包装:看是否是正规厂家身材生产包装的,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安全QS认证的。
看形状:是否为圆形,大小比较统一。
二闻
闻味道:正常的“珍珠”不会有刺鼻的异味或很重的香精味。
三尝
尝口感:正常的“珍珠”煮熟后嚼起来Q弹十足,而如果非常难以嚼烂的珍珠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