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深夜播放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居然火了,各路“吃货”是饱受折磨,一边口水哗哗地响,恨不得去舔电视屏幕,一边眼泪汪汪地流,心里憋屈——“舌尖上的中国”很美很诱人,可“嘴边上的中国”是不是这个味儿?“大肠里的中国”干不干净?
这部“带着对食物的敬意”的纪录片,让网友找回了童年的记忆,闻到了家乡的味道,感受了生活的温情,抓住了“吃货”的胃,也征服了“吃货”的心。网友们一边泪奔,一边回忆,那时候妈妈做的手擀面不是很白但是很香,那时候的江河水还可以淘米做饭,那时候的鸡蛋还是鸡们自愿地生产……
网友垂涎荧屏上的饕餮盛宴,也更在意餐桌上的家常小炒。反观这几年的食品问题,啥时候我们的舌尖有了一股地沟油的味道?啥时候我们的舌尖不得不挨个去尝“元素周期表”?比起先辈们对食物的敬意,比起先辈们“民以食为天”的信念,一小撮昧着良心的商家你有何颜面?极个别拿钱不办事的监管部门你又情何以堪?
其实,百姓们对舌尖上的要求并不高,只要瘦肉不用太“精”,馒头不要染色,皮鞋也只是用来穿的,多几个“油条哥”,少一些“熬皮匠”,让“舌尖上的中国”原汁原味,让“大肠里的中国”干干净净。重新拾起对食物的敬畏吧,不要等到“纪录片”真的变成了历史记录,有眼福没口福的时候,空留一腔羡慕嫉妒恨。
(责任编辑:王健淇)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