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夏季饮食

长夏重防“湿”饮食宜清淡

2010-08-21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长夏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每日三餐应保证营养均衡,保持进食时间及进食量的规律性,勿过饱过饥,吃到八分饱即可。多进食粗粮,争取每餐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瓜、冬瓜、丝瓜、黄瓜,还有薏米、荷叶等。

  70岁的老陈身体一直不错,可这段时间却慢慢感觉全身乏力、精神疲惫,甚至还恶心反胃,这两天更是动都不想动。他很纳闷,暑天最热的时候自己都没病倒,怎么偏偏这个季节倒下了?原来,这都是“长夏”惹的祸!

  中医认为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长夏位于夏末秋初,涵盖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气候特征是湿热蒸腾。而湿为阴邪,易伤阳气,且湿性重浊,易引起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人体内湿气聚集得越多,人就越容易觉得困倦。而天气炎热,容易出汗,气随津出,出汗过多,人体的(阳气)正气就会耗伤,正气不足,人就容易感到疲惫。这正是长夏当令,人们经常会觉得疲惫、精神不振、头晕的原因。此外,湿邪易困脾胃,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者抵抗力差,最容易发生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疾病和感冒、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

  长夏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每日三餐应保证营养均衡,保持进食时间及进食量的规律性,勿过饱过饥,吃到八分饱即可。多进食粗粮,争取每餐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瓜、冬瓜、丝瓜、黄瓜,还有薏米、荷叶等。

  此时最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发热、腹痛腹泻等),多由贪凉或进食生冷食

  品导致。则饮食应以健脾、清热、利湿为基本原则。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冰冻瓜果应当适可而止,不能过量,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引发皮肤的疔疮痈疡;不要贪喝冰冻的水、饮料,最好喝常温的饮品;不要喝太多凉茶,以免损伤胃气;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等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吃。

  Tips:长夏祛湿药膳

  排骨冬瓜薏米汤

  原料:排骨适量,鲜冬瓜500克,薏米50克,油、盐适量。

  做法:排骨洗净切好;冬瓜连皮,切块,薏米洗净。一起放煲内,加清水适量煲汤,汤成加油盐调味。喝汤,食肉、冬瓜、薏米。

  砂仁煲猪肚

  原料:猪肚250克,砂仁10克。

  做法:猪肚洗净、切块,与砂仁共入锅,加清水适量,共煲至猪肚熟烂,加盐调味。饮汤,食肉。每周2-3次。

  白茯苓粥

  原料: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胡椒粉、盐、少许。

  做法:粳米淘净。粳米茯苓粉放入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转用文火炖至糜烂,再加盐、胡椒粉,搅匀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用。

(实习编辑:张曼)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