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养生饮食

养生保健话葱、姜、蒜

2010-03-10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葱、姜、蒜不光是烹饪菜肴的调味佳品,而它们的药用价值早已载入中国医药巨典《本草纲目》,千百年来民间百姓常随手采集用于疗伤治病,价廉效着,显示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宏大博深。

  葱: 葱,百合科植物,其味辛辣性温,入肺、胃经,具有解表散寒、通阳抑菌之功效。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葱可除肝中邪气,安中利五脏,杀百药毒。”明朝李时诊说:“葱乃释家五荤之一,生辛散,熟悉甘温,外实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葱全身可入药,带须葱白外用能散寒发汗,内服可通阳止痛;而葱叶利尿、葱籽强壮,葱汁解毒。中医临床上可用葱白三根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治风寒感冒,发烧头痛;将葱白捣成汁滴汗时,用生葱白、生姜各15克与食盐少许捣成糊状,用布包好涂擦手心脚心、前胸后背及肘窝腋窝,可发汗退烧。婴儿感冒吐奶,可用葱白2至3棵切碎加入一小杯人乳中上屉蒸透,取乳汁分数次喂服,疗效极佳。小儿麻诊出不透,可用带须葱白捣烂敷在肚脐上,疹子很快出齐。另外,生葱捣烂外擦可治蜂蜇伤。

  姜: 姜为姜科植物,根茎味辛性微温,气香特异,入肺、脾、胃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功效。药用可分鲜姜、干姜和泡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说明姜的药用价值之大,范围之广。中医硏究认为,姜常用于外感风寒,痰湿犯肺或脾虚胃寒,水湿内停。将生姜捣汁冲服或煎汤内服,可解食鱼蟹中毒。由于姜辛散力较强,又有化痰止呕之功,配鲜竹洒水治中风痰迷、口噤不语等症。生姜煮熟后刺激性较小,能温中祛寒,可治胃寒腹痛。姜皮性味辛凉,有行水之效,临床配茯苓皮、桑白皮、五加皮、大腹皮等诸味中药可治皮表水肿。据药理硏究表明,生姜所含挥发油能使血液循环加快,全身温暖,兴奋神经。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有促进消化作用,大量服用可治口干、喉痛,吸收后由肾排泄,刺激肾炎发作,故肾病者甚用。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可治寒性吐泻,脘腹冷痛,肢冷脉微,痰饮喘咳。泡姜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蒜: 大蒜又名葫,为百合科植物的根茎,其性温味辛辣,所含大蒜辣素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于细菌性、真菌性与原虫性感染有明显的治疗与预防价值。明李时珍着《本草纲目》称:大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痛肿,化症积肉食此其功也。”古希腊运动员将大蒜作为保健食品,古罗马人用大蒜治疗伤风、哮喘、麻诊、惊厥等疾病疗效极佳。公元5世纪,印度人发现吃大蒜能增强智力,嗓音宏亮。中医硏究发现,用大蒜3至5瓣捣烂开水送服或取独头蒜以炭火烧熟,每次服3克,可治痢疾、急性肠炎;每日服数瓣醋浸蒜治心腹冷痛,3日可愈。口服大蒜汁加奶油可治高血脂症。大蒜4头切片煎水趁热熏洗外阴可治阴部搔痒;生吃大蒜配合温盐水漱口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好方法。

(实习编辑:刘少伦)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