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节”的脚步近了……
对准妈妈来说,揣着大肚子的时候,最不方便的就出门,尤其是“超级远门”,比如春节回家,不得不做飞机的那种。
有研究显示,妊娠和航空旅行都是导致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 ,VTE)、腿部或肺部血栓的危险因素,那春节坐飞机出行的孕妈们患VTE的危险程度还不得蹭蹭地涨?
但是!不用担心!最近《Journal of Travel Medicine》新出的一篇研究就给准妈妈们准备了几个小妙招,让你轻轻松松带“球”上机。
长途旅行更容易血栓栓塞?
该研究提到,长途旅客里,平均每1000个人中就有2.8个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而每年有超过20亿乘客乘坐飞机,其中约有15万例血栓形成与旅行有关。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的Leslie Skeith博士是加拿大CanVECTOR血栓研究网络的成员。
她和同事们回顾了影响个体血栓风险的许多因素,包括:身高、体重、近期手术、怀孕、使用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和促进血栓形成的家族病史或疾病。
他们发现怀孕期间患VTE的风险较高。
这是由于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孕激素引起血管舒张、胎儿发育后压迫盆腔静脉、右髂动脉压迫左髂静脉等),以及内皮损伤(因分娩和静脉扩张造成)引起的血管损伤所致。妊娠期的血液高凝状态也是准妈妈血栓风险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患VTE的风险还取决于个人因素,比如有血栓病史的女性在怀孕期间的风险要高4%,而那些因激素导致血栓的孕期女性的风险要高6%。
虽然研究表明,对于孕妇在飞行中患血栓的绝对风险较低,不到1%。
但在有静脉血栓栓塞病史、高度血栓形成倾向或存在产前高风险因素(如肥胖和不运动)的孕妇中,静脉血栓栓塞与旅行相关的风险>1%。
在产后,有血栓性血友病(特别是有家族病史的)和其他暂时性危险因素的妇女旅行时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可能>1%。
根据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约每1000名产前或产后期间的妇女中就有1.2人患病。
虽然在产前和产后期间的风险可能大致相同,但在产后6周内VTE风险更高,随后逐渐降低,延续至12周后。
那说了半天——
到底要怎么预防呢?
想看清晰明了版本的预防措施的人可以直接拉到最后,不谢。
根据Skeith等人的研究结果,建议所有怀孕的旅行者(没有额外VTE风险的孕妇,如果飞行后VTE风险小于1%)采取简单的措施,如多走动、饮水、锻炼小腿和穿着舒适宽松的衣服、拖鞋等。
对于那些有中度风险的人,如有轻微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建议考虑使用20-30mmHg梯度压力弹力袜(以下简称“弹力袜”)。
医疗压力袜
对于有血栓病史或血栓性血友病等高危因素的孕妇(VTE风险可能>1%),如果旅行者尚未接受相关的低分子肝素(LMWH)血栓预防治疗,则需要考虑这类措施。
如果在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间已进行抗凝治疗,则应选择预防性剂量的LMWH。考虑到药物3-4小时的峰值,建议从旅行当天开始使用LMWH。
但在旅行期间的最佳剂量数目仍未知,没有数据提供指导。
觉得太复杂?
没事,Skeith小姐姐和她的同事贴心地为我们总结了各类指南里给出的建议,小编也贴心地给你们翻译过来了。
如果还是觉得不够放心,就咨询下当地的血栓专家。让医生先了解你的具体情况才能更好地做出建议哦~
此外,大多数航空公司规定:
怀孕小于32周的孕妇乘机,除医生诊断不适宜乘机者外,按一般旅客运输。怀孕大于32周小于35周的孕妇乘机,需出具乘机医疗许可证明(72小时内签发有效)并有医疗单位盖章和医生签名(有的航空公司要求二甲及以上级别医疗单位证明单)。怀孕35周(含)以上者,预产期临近但具体日期不详、已知有多胎分娩史或预计有分娩并发症者,有早产征兆者,产后不足7天者,不宜乘坐飞机。
而担心机场安检的辐射是否会伤害宝宝的妈妈们大可安心,比起机场安检的那点点辐射,先查清楚能不能上飞机比较重要~
只要你不是打算躺到传送带上体验当行李的感觉……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