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孕期营养关系到子代的健康,其中一些营养物质与后代的智力密切相关,其中“碘”元素值得一提,这种微量元素在提高后代智力方面功不可没,除了参与脑发育之外,它还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比如促进生长发育、调节新陈代谢,以及对其他器官、系统功能的影响。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专门对妊娠期碘营养进行了讨论。
妊娠期和哺乳期碘摄入的推荐剂量是多少?
健康成人碘的推荐摄入量是150ug/d。
而妊娠期间碘需求量是增加的,婴儿所需要的碘是从乳汁中获得的,因此哺乳期女性也需要增加碘的摄入量。WHO推荐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碘摄入量为250ug/d,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妊娠期碘摄入量为230ug/d,哺乳期为240ug/d。
当碘缺乏时会引起甲状腺激素的缺乏,一项项包括7190例中国妊娠女性的研究发现尿碘浓度(UIC)为150-249ug/L时,亚临床甲减和甲减的患病率最低;当UIC大于250ug/L时,上述两种疾病风险均增加。
孕期如何科学补碘?
妊娠女性严重碘缺乏可影响妊娠女性和胎儿甲状腺激素合成。在实施加碘盐政策之前,妊娠期女性严重碘缺乏可导致其后代的认知功能下降,出现克汀病(呆小症),如今随着加碘盐政策的多年推行,克汀病已经很少见了。但根据WHO妊娠妇女碘营养的评估标准,中国约50%妊娠妇女处于碘缺乏状态,其中约60%为轻度碘缺乏,因此,孕期碘营养仍需要被关注。
《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推荐:备孕、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每天要保证摄碘至少250ug(推荐级别A)。根据不同的地区制定不同的补碘策略。在碘缺乏地区,如果每天食用含碘盐,妊娠期不用额外补充碘剂。如果不食用含碘盐,妊娠期每天需要额外补碘150ug。补碘形式以碘化钾为宜(或者含相同剂量碘化钾的复合维生素)。开始补充的最佳时间是孕前至少3个月(推荐级别A)。
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中提到:妊娠期女性除选用碘盐外,每周还应摄入1-2次富含碘的海产品,比如海带、紫菜等。除此之外,其他食物也含有一定的碘。一般,海产品的碘含量大于陆地食物,如海带、紫菜、淡菜、鲜带鱼、干贝、蚶干、海参、海蜇及龙虾等。动物性食物的碘含量大于植物性食物,其中蛋类、奶类的碘含量高于其他动物性食物,其次为肉类、淡水鱼,水果和蔬菜的碘含量最低。
妊娠期和哺乳期碘摄入量的安全上限是多少?
虽然说孕期补碘很重要,但是这种微量元素也并非多多益善,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妊娠妇女和哺乳期碘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600ug/d。正常机体对急性碘过量摄入产生碘阻滞效应(Wolff-Chaikoff效应),即甲状腺激素合成、释放减少。碘过量持续存在时,正常机体产生碘脱逸反应,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恢复,然而,胎儿甲状腺急性碘阻滞效应逃逸功能需要在妊娠36周以后方能发育健全,所以碘过量容易引起胎儿甲减。
一般碘过量主要来自含碘药物,例如胺碘酮、含碘造影剂等。我国来自水源性高碘地区的调查显示,妊娠妇女碘过量会导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和高促甲状腺激素(TSH)血症患病率增加。在碘充足地区的一项调查发现,妊娠早期碘过量导致低甲状腺素血症患病风险增加。《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提到:妊娠期和哺乳期每天摄碘>500ug有导致胎儿甲减的危险(推荐级别C)。因此,孕期也需要注意避免碘摄入超标,尤其是那些含碘药物。
孕期补碘要趁早
有研究提示轻、中度碘缺乏地区女性在妊娠早期补碘可以改善儿童的神经发育。补碘时间非常关键。如果在妊娠12-20周以后补碘,对后代神经发育的益处则消失。如果对碘缺乏的妊娠妇女单纯补充左甲状腺素(LT4)而不补碘,后代智力也不能得到明显改善。因此,从备孕开始就应该注重科学饮食,每周1-2次海产品(海带、紫菜、鲜带鱼等)。
科学评估孕期碘营养
2007年WHO提出的妊娠期和哺乳期碘营养的标准是:(1)碘缺乏:尿碘浓度(UIC)<150ug/L。(2)碘充足:UIC 150-249ug/L。(3)碘超足量:UIC 250-500ug/L。(4)碘过量:UIC ≥500ug/L。但是因为孕期尿量和尿碘排泄存在波动,因此UIC往往不能反映妊娠女性真实尿碘水平。《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推荐:评估妊娠妇女碘营养时,单次UIC与尿肌酐的比值(ug/g)优于单次UIC浓度(ug/L)(推荐级别B)。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