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肿瘤标记物的临床疑惑?
在临床中,经常见到卵巢癌患者CA125敏感且降幅很好,但CA724、CA199等却异常升高,这种情况下CA724、CA199并不能反应病情,除非是连续几次检查,超过正常范围后,还有成倍的上涨,才需要特别关注。若浆液性卵巢癌患者CA125为阳性,则其他的肿瘤标记物没有太多的临床价值。
另外特别说明一下CA125和HE4。
首先,CA125的灵敏度优于HE4,因此,CA125更适合作为随访和病情变化的参考;而HE4的特异性高于CA125,HE4更适合用于卵巢癌与其他疾病的甄别。
虽然CA125更容易反应治疗效果,但也容易受到良性肿瘤,腹膜炎、腹水、肠炎、肺炎等各类炎症,甚至心衰、糖尿病、月经来潮等多重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出现的假阳性。
但HE4就很难受到除年龄和绝经情况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一旦HE4超过140,诊断为卵巢癌的特异性非常高。在浆液性、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中,CA125和HE4是较为敏感的肿瘤标记物;在粘液性癌中,较为敏感是CA199。
2、化疗是否耐药?
一些患者初次化疗,CA125没降下来就急了,以为自己对化疗药物不敏感,但我们都知道第一次化疗后的肿瘤标记物不总是准确的,很容易存在大量肿瘤细胞坏死,进入血液,暂时推高了CA125的现象,很多人第二次化疗就能降下去。
也有少数患者,在手术后的第二次化疗后CA125还没能降下去,不仅患者真的急了,有些医生也有点坐不住了,以为这下没跑了,真的是耐药了。
别急,再加测个HE4,看看HE4的情况再说。
因为有些患者手术后可能会有上文所提到的炎症等情况,造成CA125的假阳性,这时候再测个HE4,结合CA125联合判断,对治疗效果评价往往会更加准确。
3、假阳性淋巴转移?
有些患者,特别是复发的患者,去医院打化疗,本来影像没有淋巴结肿大,结果化疗后CA125明明降的很好,复查影像却出现了腹股沟、腹膜后等淋巴结节或肿大,有些医生认为:“虽然肿瘤标记物降了,但是出现新的转移,说明病情进展了,国际上都是以影像为准的。”
但淋巴这个器官比较特殊,发炎或者遭遇免疫攻击(其实也是一种“发炎”)后经常会变大,导致临床上所见到的假进展,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出现新的淋巴转移了,而是之前就有淋巴转移,但是影像没看出来,化疗后淋巴病灶受到了有效攻击,从而导致的变大。
比如在使用PD-1的时候,一些患者用药后别的地方病灶都小了,敏感肿瘤标记物也降了,淋巴转移灶却变大了,有些时候是假进展。
话说回来,有些医院在手术时不喜欢给病人做淋巴清扫,不是一台完整的分期手术,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额外关注一下,看看化疗后有没有淋巴的异常变大,如果有,我们就要仔细甄别是不是病灶,评估要不要追加二次手术。
4、术后可疑包块?
很多患者在术后没多久,复查超声时发现盆腔里又长了个包块,少数人还长的特别快,最快的我见过3个月就长到15厘米的,患者拿到复查结果时大惊失色。
先别急,有些人手术后会出现包裹性积液,这很正常,请再做一个彩超,并结合敏感肿瘤标记物来判断。
如果出现复发,包块多显示血流信号,且敏感肿瘤标记物会先上升,如果敏感肿瘤标记物化疗后降幅很好,并且包块没有明显的血流信号,即便出现了新的占位(尽管长的快),也并不支持复发、未控这一结论。
5、何时进行PET/CT检查?
PET/CT是影像学的一项革命性技术,这一点毋庸置疑,尽管很贵,但是术前拍PET/CT很有必要,一方面是看转移情况,确定手术范围;另一方面看SUV值,辅助判断肿瘤活跃度和免疫识别情况(第二个方面多数医生不太关注)。
因此术前拍PET/CT很有意义。但是术后完全缓解的时候,瘤子没了、肿瘤标记物正常,这时再拍PET/CT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也根本查不出异常;另外,如果生化复发的患者,拍PET/CT拍的早了,也往往发现不了什么。
6、癌症复发的原因和流程?
各大顶级杂志关于研究癌症复发的论文很多,但是能说出个所以然的很少,对于术后病情未控或者短期复发的患者,我们能以手术不干净、血行转移等来解释,但是完全缓解的患者,三五年后依然复发的并不少见,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癌症复发的流程。
患者一旦患癌,早在恶性肿瘤肉眼可见的那一天起,癌细胞就会每天以亿为单位,随着血液飘洒的浑身到处都是,很多时候,那些扩散的癌细胞并不是没有落地扎根,而是刚形成血供,就被无处不在的肿瘤特异性免疫给消灭掉,如果肿瘤免疫不再监控(关于肿瘤免疫后面会详细讲到),患者术后复发绝不会是寡转移,比如肝转,会呈现出“满天星”的特点。恶性肿瘤形成病灶的首要条件就是血供,这也是那些抑制血管生成的靶向药(阿帕替尼、贝伐单抗等)的作用原理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化疗药和T细胞大多需要经过血液流通,而很多潜伏着的癌细胞与血管是有一定距离的,哪怕只有1到2个细胞距离,就可能让化疗药杀不着、T细胞过不去,但那些癌细胞单靠细胞间扩散的营养就能长期存活,这不就麻烦了嘛?
毕竟化疗不可能打一辈子,靶向药则更擅长筛选“耐药株”,而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也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衰竭,癌细胞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如感染等)可能会诱发形成血供,这个时候一旦免疫衰竭了,悲剧(复发)就因此产生了。因此,在卵巢癌乃至其他实体瘤的治疗中,这些潜伏着的癌细胞才是手术后最大的威胁。
7、究竟是腹腔化疗好还是静脉化疗好?
在NCCN指南中,腹化和静脉同为一线治疗,但由于腹化的副作用过大,因此从患者耐受的角度上考虑,多数医院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化疗。那么,究竟是腹化好还是静脉好,为什么?
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① 肿瘤越大,越适合静脉化疗。大肿瘤需要有充足的营养供应,需要血管来运输营养,因此静脉给药更合适。如果术后残留≥2厘米,腹化效果较差。
② 腹水或术后残留≤1厘米的患者,更适合腹化。严重腹水的患者就不必多说了,许多患者是由于病灶广泛种植从而引发的腹水,这时候采用腹化效果较好;而鉴于卵巢癌易发生盆腔播散种植的特点,切净率越高的患者,采用腹化的方式更容易受益,能将残留的微小病灶以更高的化疗药物浓度杀灭。
有证据显示,有些患者能因腹化受益长达十年以上。另外,多个研究结论均证实,术后残留较小的患者,腹化展现出从“不弱于”到“远优于”静脉化疗的生存数据优势。
8、如何向患者解释“土方”替代治疗?
身为卵巢癌家属中略有微名的“土专家”,我接触过数以千计的患者和家属,经历过数以百计的各类“奇幻”治疗手段的“洗礼”,不夸张的说,我比多数医生都更清楚妇科肿瘤患者和家属的无知和浅薄——妇科肿瘤患者和家属的专业性是各类癌种中最低的(对,你没看错,不是之一,而是最低)。
“中药”“偏方”“麦苗汁”是妇科病友们孜孜以求的“老三样”,而青龙衣、杨桃根、虫草、电疗、艾灸针灸拔罐、水果蔬菜泥、碱性食物、蝎子蜈蚣、无极限等保健品……各类“治癌神器”更是数不胜数,能跟您讲上三天三夜。
那么我们如何向患者解释这些稀奇古怪、脑洞大开的奇葩治疗呢?
我们应首先承认,无论是什么癌,都有极少数患者存在自愈的情况,那么,自愈的患者在某个阶段吃了X药、练了X功、信了X教,就能视为治疗癌症的有效途径了么?
显然不能。
我们可以跟患者打个比喻:某日,三毛吃了个馒头,结果当日有雨;次日,三毛又吃了个馒头,结果当日再次有雨。因此,三毛得出结论,想求雨,吃馒头。
在欢笑之余,我们可以借机建议患者:根据本院数十年来临床经验显示,癌症的治疗应该遵循以下次序——1、西医;2、中医;3、气功;4、食疗;5、保健品;6、巫医;7、跳大神。
让患者切记,千万不要搞乱了顺序。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