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科 > 妇科专家访谈

产后女性 在“塑身”前先给盆底来次“安检”

2013-08-08 01:41:3439健康网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曾对产后6~8周的准妈妈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询问妈妈们在孕前、妊娠期及产后42天尿失禁的发病情况和产后下尿路症状。数据显示368例产妇中就有高达13.86%的妈妈在产后42天内至少一次出现尿失禁症状,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刘刚表示,产后妇女出现“漏尿”现象多是因为盆底功能障碍导致,除此之外不少妇女产后还会伴随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小腹坠胀,尿频、子宫脱垂等症状。因此建议产妇在产后42天的例行复查中对盆底功能进行检查,及早进行干预,以提高产后的夫妻生活质量,预防更年期出现排尿异常等问题。

org_116864

  指导专家:刘刚,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中西医结合学组组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针灸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委。擅长脊柱、关节术后的康复、运动损伤康复,脑损伤、脊髓损伤、外周神经损伤的神经康复,儿童脑瘫、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治疗,产后康复。技术专长:1、中枢运动控制障碍的康复评估与治疗。2、脊柱关节术后的步态分析和平衡评的评估与治疗。3、肉毒毒素神经阻滞技术缓解肌痉挛。4、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5、悬吊训练技术6、盆底功能的评估与治疗。

   产妇遭遇“漏雨”尴尬 盆底功能障碍导致

  初为人母的Lisa最近有个难言之隐,她发现自己每次一打喷嚏,下体就会有尿液溢出,刚开始还以为是产后没坐好月子留下的“月子病”,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漏尿”现象非但没有减轻还出腰酸背疼,小腹坠胀的问题,无奈下来到医院进行检查,发现竟是盆底功能障碍问题。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刘刚主任介绍道,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患病率达45%以上,可是患者的就诊率却极低,某国际非营利性组织曾对10427人次进行调查,发现只有25—50%的尿失禁患者找医生咨询,而治疗率仅10%左右。

   为什么产妇成为了该病的高发人群,刘刚主任向小编解释道:“形象来说盆底的功能就像吊床一样,在会阴肛门处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维持夫妻生活快感、排尿动作、排便等多项生理功能。”

  然而,正常人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也就是说这张‘吊床’的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了,‘网’内的器官无法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刘主任说,盆底损伤轻者表现为产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或小腹坠胀、尿频、便秘等不适,重者可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甚至造成家庭不和谐。

   顺产女性才需担心出现盆底功能障碍?

  顺产女性,大多有产道扩张,肌纤维变形、张力减退,骨盆不稳定关节脱位等盆底肌肉松懈问题,对于这一点大家很容易理解,那是否盆底功能障碍只针对顺产女性?剖腹产女性是否就不需要担心了呢?刘刚主任反驳道:“的确有研究认为经阴道分娩比剖宫产分娩者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者发病率明显增高,故阴道分娩是是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与直接损伤盆腔内筋膜支持结构和阴道壁,以及直接或间接破坏盆底肌肉和神经有关,但这并不是唯一原因。”

   “妊娠、雌性激素水平下降,孕产期体重的增加等因素都是盆腔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剖宫产患者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也需要做盆底康复训练。”

  产后42天,是盆底修复最佳时机

   刘刚主任建议,产妇在分娩后42天最好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发现问题尽早治疗,没问题也要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目前来看,大部分产后患有盆底障碍性疾病,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产后42天大部分产妇的恶露已排净,会阴裂伤及产道粘膜破坏已基本愈合,盆底肌张力恢复,身体各部分机能在逐渐恢复。所以在产后42天进行盆底检查和评估后,应及时开展康复训练,减少盆底功能障碍、尿失禁及脏器脱垂疾病的发生,更好的恢复产后阴道状态,提高性生活质量。

  此外虽然盆底康复治疗被称作“产后必修课”,但事实上,早在计划妊娠期,女性就有必要学习如何准确定位肌群、正确收缩,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地进行盆底训练。因为随着妊娠发展,子宫慢慢增大,盆底承受的压力和损伤也与日俱增。

   针对不同盆底功能障碍症状选择不同的康复训练方式

  其实,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并不复杂,而且治疗效果很好。“轻度的病人只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自己回家做盆底肌肉的锻炼。而中重度的病人可以在医院接受电刺激生物反馈等的治疗,以尿失禁为例,65%的人能彻底治愈,95%以上的人能缓解。”刘刚主任强调,如果不注意接受任何治疗,随着其年龄的增大,激素水平的下降,肌肉会变得越来越松弛,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也就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只能选择手术治疗。

  目前康复训练采取五大治疗方式:

  1、电子生物反馈: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物信息原理,凭借高科技的治疗仪,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不同效果的生物反馈模式,结合场景反射的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并增强阴道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同时有利于预防、治疗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等盆底障碍性疾病。

  2、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原理是通过神经肌肉刺激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使盆底肌肉强度和弹性增强,同时反射性抑制膀胱兴奋,使尿失禁得到完全控制。

  3、运动治疗:①凯格尔训练(Kegel):有意识的对耻骨—尾骨(即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群进行自主性的收缩锻炼。反复进行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缩不少于3s,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min为一组锻炼,每日进行2-3组,6-8周为一个疗程。②利用thera-band(弹力带、弹力球、振动棒)进行锻炼。

  4、膀胱训练:指导患者记录每天的饮水和排尿情况,填写膀胱功能训练表,有意识的延迟排尿间隔,最后达到2.5—3小时排尿1次,使病人学会通过抑制尿急而延迟排尿。

  5、生活方式干预:减轻体重、生活起居规律、避免强体力劳动等。(通讯员:陈晓霖)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