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得知,全球全球约有86%的女性长时间受痛经的困扰,由此带来的就是女性更年期提前、甚至癌变的几率大大增加。同时,妇科医师纷纷表示,临床上90%以上的妇科疾病都与痛经有关。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火辣辣的太阳,很容易让人心烦气躁。冰冻饮料、冰冻西瓜等带冰饮品及食物成为女性朋友的最爱。但过度贪凉,一不小心就会引发痛经等妇科疾病,再加上久坐办公室,更让身体痛不堪言。
过度贪凉成为女性夏季痛经频发的主要原因
穿露脐装,赤脚穿凉鞋,大量吃冷饮,用冷水洗澡,整夜吹着空调入睡等都是夏季最为常见的生活习惯,专家表示这些不良的行为都会导致女性机体外受风寒,使寒气凝于子宫导致内分泌紊乱,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一旦月经不调成为一种习惯,就可能使卵巢和子宫功能受损,引起多种妇科疾病。而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的初期症状都表现为月经不调,90%以上的不孕患者有月经不调的情况。
此外,为何痛经成为现代女性最为常见的现象与久坐也有相当大的关系,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倍增。尤其是上班族女性,长时间坐着,缺乏正常运动,以至于气血循环障碍,或者引起经血逆流入输卵管、卵巢,导致月经前及月经期腹部剧烈疼痛或腰痛。
痛经调理——中医讲究体质调理
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陆杉副主任医师在谈到女性痛经时表示,无论是哪种原因的痛经,要想要调养首先女性要先了解自己属于哪种体质,以中医的角度上来看,我们分为五种: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湿热蕴结型、气血虚弱型、肝肾不足型,五种不同的形态所需要的调养方式也不尽相同。
气滞血瘀型:砂仁猪肚汤--砂仁10克、田七9克、猪肚100克。将猪肚用沸水洗净,刮去内膜,去除气味,与砂仁、田七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烧沸后文火煮约2小时。调味后饮汤吃肉。
寒凝血瘀型:茴香、胡椒焖牛肉--茴香3克、胡椒3克、牛肉30克、绍酒15毫升。洗净牛肉,与茴香、胡椒、绍酒,一起放入高压锅内,加水焖煮,先用武火煮15分钟,后改文火煮,调味,取出牛肉,切片食用。
湿热蕴结型:金钱草茶--金钱草20克、郁金12克、蜂蜜适量。洗净上药后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加入蜂蜜,搅匀代茶饮用。
气血虚弱型:黑豆大枣汤--黑豆100g,大枣50g,红糖20克。将黑豆、大枣加水适量,煮成粥状,加红糖调服,为1剂。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服10剂为一疗程。
肝肾不足型:黑豆米酒鸡蛋汤--黑豆60g,鸡蛋2枚,米酒120ml。将黑豆、鸡蛋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煮至豆熟加入米酒,吃蛋喝汤。
痛经调理——西医辨别分清原发性与继发性
很多女性都有痛经的问题,可是只有影响正常的生活才是一种疾病,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薛素华介绍道,一般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如果患者是属于原发性痛经,可以服用一些口服药缓解痛经,但是并不能根治,但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继发性痛经,对于“继发性痛经”治疗,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有针对性的查出“坏”脾气背后的始作俑者。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女性“痛经”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特点是这种疼痛会逐年逐月的加剧。经常是在月经来潮前1~2天就开始,经期的第一日疼痛会更加厉害,直到月经完全干净疼痛才会消失。
2、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发生痛经的症状基本和子宫内膜异位相同,也就是疼痛会随着经期的临近而加剧,同时还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现象,大多发生在30岁以后有生育经历的女性当中。
3、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引起的经期疼痛常常伴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而且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等一些现象。
4、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伴有经痛的特点是:在月经来之前就会有严重的下腹和腰背部胀痛,等到经血流出后,疼痛会有所减轻。这种疼痛常常在劳累、性生活、月经期前后加重,并出现月经和白带的增多。如果是输卵管阻塞还会造成不孕。
夏季女性预防痛经应注意“保暖”
很多女性在夏季由于天气热,往往忽视了身体的“保暖”,首先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保暖”功课。比如,不宜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或吹电扇,在空调房里一定要穿袜子,即使是丝袜也有作用,而且应使室温不低于26℃;月经来临前不宜大量饮食冷饮、冰冻饮料,而应以水果和白开水代替;更不宜洗冷水澡,整夜开着空调休息。建议女性在夏天可多吃一些高纤维食物,如水果、全谷类、疏菜、全麦面、糙米、燕麦等食物。因为有研究表明摄入足够的高纤维食物,有助调整月经和镇静神经。生理期期间如果没有正确的护理习惯,这位“老朋友”有可能会给女性增添不少麻烦,甚至对女性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一旦出现痛经的现象,一定不能任由它发展,应当尽早采取治疗对策。
相关阅读:经期按摩能驱痛?缓解女性痛经的七个错误认知
广东省中医院陆杉副主任医师:女性养生-中医食疗治疗女性痛经
专访:痛经最实用问题解答
小心!也许你的痛经“不单纯”
痛经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痛经怎么缓解?试试食疗吧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慧明)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