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低视力事业,这里是一个新的开始。”近日,来自纽约大学视光学院的低视力专家索顿医生,在温州充满激情地说。
索顿医生说,美国视光学会低视力分会每年召开年会,全球低视力专家聚集一堂,探讨为低视力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模式。他们认为,对低视力者来说,重点在于康复。因为低视力者的视力所能达到的最好程度一般是无法改变的,但如何让他们能更好地看清东西,则是康复训练所要做到的。在美国,从事低视力的医务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满足“患者希望看到的”,他们对低视力者有一套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方法,尽可能利用患者微弱的视力看清世界,独立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奥康奈尔谈到,由于文化的不同,中国和美国在对低视力者康复上存在不同模式。中国人家庭观念强,低视力者一般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一点非常好,但同时也存在缺陷,低视力者往往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美国对低视力者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的训练,值得中国借鉴。他们训练低视力者在家庭和自己的社区里能安全方便地生活,甚至能够独自去旅游。
有着大大数字的大闹钟、有着大大按键的大电话,还有许许多多的“大”东西,在中国都无法找到。美国专家提到,在美国,不仅有针对低视力康复训练的各种光学仪器和电子助视器,还有很多针对低视力者特殊视力的生活用品。他们有专业生产低视力者用品的公司,为低视力者量身定制很多东西:捆绑在药品上的放大镜,方便低视力者看清药品说明;改变数字和光线颜色的手表;只有三个开关的手机;有放大倍数从2倍到40倍,并可以自动调焦、自动追踪、改变对比度,同时拥有记忆功能的电子助视器;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没有显示器的有声电脑操作系统等等。而在国内,低视力者就没有这么“受关照”,只有望远镜、放大镜和助视灯等有限的几种设备。
目前,大部分国外先进的低视力助视器和生活用品是中国普通人所无法承受的,更不用说国内大部分低视力者属于贫困人群。在美国同样存在着贫富差别。穷人可以受到政府的有限救助,免费获得检查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及放大镜望远镜等一般的助视器,他们同样无法拥有像电子助视器等昂贵的设备,只有靠社会慈善机构来帮助。
奥康奈尔说,他觉得温州非常繁华,希望温州人能够参与到这个慈善事业中来,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团体,帮助社区的低视力者。他说,低视力需要被更多的人知道,不仅是医生、病人,还要更多的中国人来关注。
在国外,尽可能让每一个有光感和视觉的人看到世界,而在国内,我们还是经常会看到低视力者被送到盲校或作为盲人来看待,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无异于盲人。让他们更好地看清这个世界,希望从温医低视力中心出发,低视力者将有一个新的起点。
奥康奈尔医生在给护士演示低视力康复仪器
相关链接>>>
低视力
低视力是指患者双眼的视觉功能减退到一定程度,且不能用手术、药物或常规的屈光矫正方法加以改善,导致患者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低视力诊断标准是指一个患者即使经过治疗或标准的屈光矫正后仍有功能性损害,其视力小于6/18(0.3)到光感,或视野半径小于10°,但其仍能应用或有潜力应用视力去做或准备做各项工作。
产生低视力的病因很多,如高度屈光不正、外伤、中心视野缺损、各类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角膜混浊等。
我国曾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过视力残疾状况调查。我国有视力残疾患者近1300万,其中盲约550万,低视力约750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老年人,60岁以上患者占低视力总数的75 %。
小编推荐:《别让疲劳后遗症跟着你》——过了周末,虽然才刚刚休息过,但是很多人还是来回奔波于街头,一周的疲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但别让疲劳的后遗症带在你的眼睛上!来吧,跟我一起做个眼睛体操......详情请点击查看
更多眼科最新资讯,请关注39眼科频道——中国第一眼科疾病门户
(实习编辑:刘新兰)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