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应用悦安欣、利巴韦林联合治疗ARPE 8例(12眼)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均为青年,年龄23~35岁;其中4例双眼发病,发病至就诊时间短者为1周,长者1个月。自觉症状均为急性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确诊依据:5例在本院或外院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为典型的“中黑外亮”或“葡萄簇样”荧光斑而确诊为该病,其他依据症状和特征性眼底改变即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黄色凹陷周围绕多个细小色素斑点而确诊。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接受药物治疗,悦安欣注射液20 mL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12 d为1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含利巴韦林0·5 g)静脉点滴,每日1次,10 d后改口服。辅以维生素类、肌苷、能量合剂等药物治疗。
2 结果
①视力:治疗1周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2个月内痊愈,视力恢复至0·6以上,其中1·0以上4眼,视物变形消失较慢,最晚6个月恢复。②眼底:治疗2~3周,后极部视网膜水肿逐渐减轻,1~2个月后完全消退,黄斑部色素紊乱长期存在。③眼底荧光血管造影:5例于治疗后2个月行FFA检查,动脉期表现为点状高荧光和色素增殖造成的点状低荧光,后期点状高荧光随背景荧光消退而减弱,无染料积存及着色。随诊5~24个月,无1例复发。
3 讨论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独立性眼病,Krill于1972年首次提出并描述,由于部分患者于发病前曾有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目前认为该病与病毒感染有关。发病机制可能是:①病毒直接侵犯视网膜色素上皮;②病毒感染脉络膜后造成脉络膜循环障碍所致。因此,对有明显病毒感染病史者,除首先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原发病外,还需积极治疗因血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继发病变。利巴韦林又名三氮唑核苷,为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对次黄嘌呤核苷脱氢酶的抑制,阻断次黄嘌呤核苷—磷酸向黄嘌呤核苷—磷酸的转化,抑制核酸合成,阻止病毒复制。对多种病毒(包括DNA和RNA)有抑制作用。悦安欣注射液是菊科草本植物苦碟子全草提取物,主要成分是腺苷类及黄酮类物质。药理作用:①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有利于将坏死有害物质带出眼组织,从而减轻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损伤,提高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在缺氧状态下的存活能力;②清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抗氧化损伤,抑制磷脂酶A活性,保护细胞,从而控制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的发展并缩短病程。悦安欣注射液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未见用于治疗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的临床报告。本组病例采用悦安欣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ARPE,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利巴韦林是广谱抗病毒药,悦安欣则具有改善微循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损伤的作用,二者联合是一种治疗ARPE的有效方法。
(实习编辑:李亮花)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