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人们并没有松一口气,因为炎热并未就此消退。眼科专家结合时下天气高温、炎热和干燥的特点,特别指出,除了常规的肠道、乙脑等传染病外,还要特别注意“红眼病”、登革热,注意个人卫生,外出旅游时注意防蚊。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5天,一般为1~2天,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还可借助水传染,如游泳池水等。临床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点片状结膜充血、伴眼球异物感、流泪、眼痛等症状。专家提醒,“红眼病”主要在夏秋季流行,居住条件拥挤、环境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都会加速该病传播。为此,应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共用毛巾、浴巾、手帕等,泳池则要加强对游泳人员的检查,一旦发现类似症状者,应及时劝阻,并敦促其就诊。
还有,暑期是旅游高峰期,而东南亚部分国家是登革热的主要流行区,因此外出旅游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范这种由蚊虫传播的传染病。一旦出现畏寒、发热、体温在40℃左右,伴有头痛、眼眶痛、关节痛和骨骼痛,面、颈、胸部出现潮红,皮肤出现皮疹等症状,应马上去医院治疗。
为预防上述传染性疾病,专家提醒注意日常生活卫生,避免接触受感染物品。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传染扩散。保持眼部清洁。“红眼病”初期会出现红肿热痛感,可采用冷敷方法减轻症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闭眼休息,尽量减少对眼球的刺激。
(责任编辑:刘振龙)
按疾病找